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些地方探索公共资源交易改革 筑反腐“高墙”

2015年01月08日 01: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巨大的资金量早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家底不清、多头管理、收益流向不明确这些问题却普遍存在多年,各地公共资源犹如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老百姓看不见也摸不着。如何才能让公共资源交易走到阳光下?如何才能有效地构筑起制度反腐“高墙”?《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获悉,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展开积极的探索,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改革方面努力创新,不仅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有效防止腐败,还节约了政府开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菏泽:“四位一体”

  让公共资源“滴水不漏”

  菏泽市地处鲁豫交界,2013年全市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支出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6%和47%,而刚性支出占财力的80%以上,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一边是缺钱,一边却是一些公共资源在“体外循环”。2013年以来,山东菏泽市在全国率先推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力争实现让每一种公共资源都能全民共享。

  2013年,菏泽根据国家规范性文件,由财政部门牵头历时数月,梳理出10大类746项公共资源品目目录,又结合菏泽市实际,从中清查出当地公共资源项目9类418项,形成统一的公共资源项目库。

  “将公共资源纳入统一的项目库实际上就是盘了一次家底,家里有多少公共资源,谁在掌握这些资源一目了然,堵死了浪费和损耗的漏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菏泽市的做法改变了当前各类公共资源分散、各自为政的格局。

  另一方面,则是努力让公共资源“滴水不漏”。菏泽市进行顶层设计,形成了公共资源“一个笼子储存、一个平台配置、一个渠道收支、一套机制监督”的“四位一体”模式。在整合原有的11个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基础上,菏泽市建立起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一个平台配置,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配置收支预算制度。

  为杜绝和预防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腐败现象,确保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滴水不漏”,菏泽市形成了包括对所有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实行项目管理单位主体责任、行业管理部门首席监督责任、财政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和纪检审计等部门各司其职监督的多维监管体系。

  公共资源“阳光化”,让“穷财政”的菏泽有了新收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菏泽市本级实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额175.05亿元,增收节支8.42亿元。2014年,菏泽市仅部分公共设施广告和经营权的拍卖,就获得收入2288.7万元。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让菏泽政府财力开源节流效果明显。2014年1至9月,菏泽共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城市建设等领域的289个民生项目实行市场化配置资源,实现配置金额15.66亿元,节支率达13%。菏泽市级投向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64.5%,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海涛说,过去一些单位形成的行政事业性的资产,成为某一些人和部门收益的一种方式。而菏泽市通过建立公共资源收益的共享机制,使得公共资源真正实现社会共同所有。

  广州:政府电子化招标采购

  遏制腐败

  近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一项水运工程的中标公告,标志着广州政府采购首次实现电子化招投标。中标的为广州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广州港水运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系统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11月19日发布招标公告,当月15日发布中标公告。

  据了解,自2014年7月以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用信息技术,用“制度+科技”的理念构建市、区一体化电子政府采购交易平台。该平台具有网上报名、投标保证金自动转账、信用评价、网上在线开标、电子化资审、电子评标等多项功能,并应用了围标、串标机器码智能识别、中标通知书二维码防伪标志等新技术。目前,该平台已经上线试运行,运行情况稳定并达到了预期效果。此次广州港项目的交易,就是依托该平台完成。

  据悉,广州实施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整体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了四大成效:

  一是优化政府采购总体办事流程。数字见证、电子开评标等创新思路从建设工程领域进一步延展至政府采购领域,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政府采购全程电子化。采购人提出采购需求、确定招标文件,供应商购买采购文件、报名、缴纳投标保证金、制作和递交投标文件,项目开标、评标、质疑等环节通过电子政府采购交易平台即可完成。既节省各交易主体的交易成本,又有效提升业务办理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使交易全过程步步留痕,方便有关部门监管。三是招标文件制作电子化、模块化。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招标文件制作工具,把报价范围、清单细项、节能清单等实质性响应要求固化在交易系统中,防止供应商在制作投标文件时出现报价超出范围、缺少资料,降低投标文件被判定为无效投标的概率。投标文件采用电子签章代替人工盖章。四是建立政府采购信用评价体系,把信用评价分数纳入评价过程,并在试行项目的招标文件范本中明确,若采取综合评分法,供应商信用评价分数占总得分的5%。其中,全国首创“履约信用”评价,强化事中事后监督和信用管理,确保政府资金使用到位,有效地保障了采购人的权益。

  “这样一个廉洁平台,对于推动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反腐倡廉、资源有效配置、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等,具有重大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从而达到建立公正、透明的招投标环境的效果。”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招投标平台与传统招投标方式相比,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方面有巨大优势,能大大提高整个招标采购工作的效率,例如政府采购业务环节就从原来的44个简化为27个。

  据介绍,下一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在建设工程领域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打造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全电子化。

  成都:“化学整合”资源交易

  给权力戴上紧箍咒

  暗箱操作、串标陪标,长期以来,公共资源交易行业的乱象饱受公众诟病。

  “过去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中心隶属建设部门,从土地的立项到竣工验收,都是一个部门说了算,很难说这里面不存在‘猫腻’。”长期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的成都市民杨进业说。

  据了解,2013年以前,成都市有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市土地拍卖中心、市户外广告拍卖中心等4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别由市建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国土局、市城管局负责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特许经营权出让等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没有明确的交易场所。

  “一个部门对所管辖的公共资源既负责管理又负责交易,很难预防和杜绝腐败。”成都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邓修明说。面对体制上的弊端,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高效、公正、廉洁进行”的思路,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改革设定了方向。

  2013年2月,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将资产类、资源类、货物类、工程类、服务类等5大类41项公共资源纳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集中交易。

  邓修明说,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对过去分属各部门管理的资源交易进行了“化学整合”,是一个独立的交易平台,直接归属于成都市政府,人、财、物均独立,彻底告别了以前各交易中心与行政主管部门依附的时代。

  走进交易中心的大门,可看到大厅中央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滚动的开标项目信息。中心由开标室、专家抽取室、评标区、监控室、信息发布区等几部分组成。开标结束后,将在专家抽取室随机抽取专家对项目进行评标。监控室里可以查看所有开标、评标过程。

  “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服务平台后,各类项目统一接件受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现场交易、统一资金收退、统一监督管理,使交易在阳光下运行。”中心主任刘学说。

  “以前报名要不在中介组织报名要不就在招标人处报名,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参加房建项目开标的刘萍说。现在所有交易全部采用网络报名,围标、陪标、串标的概率大大减少,为了保证公平,连多少家投标单位前来投标都进行保密。

  同时交易的每个环节都实现了信息化流程操作,使得每一个工作流程都处在了机器的“监控”之下。“现在就算中心一把手要获知某招标项目的参与者名单,也必须有5个以上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签字同意才行。这使‘走后门’几乎成为不可能。”中心交易三部部长罗久泽说。

  他还表示,过去许多中介机构往往被利益裹挟,成了“暗箱操作”的一分子。以投标人缴纳保证金为例,中介机构常不按时返还,投标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对此,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设立“投标保证金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所有的保证金由中心统一收取、退还。

  据了解,自中心成立至2014年上半年,共完成项目交易8649个,实现交易金额1564.7亿元,实现溢价234.4亿元,节约资金50.1亿元

【编辑:官志雄】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