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社保专家:社会养老保险不会破产 缺口在当期未出现

2015年01月08日 10: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孙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

  日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做实个人账户已经无法持续,名义个人账户是下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可选择的模式。什么是名义账户?实行名义账户改革会给普通公众带来哪些影响?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

  中国青年报:名义账户与我们现行的养老保险模式有何不同?

  孙洁:当前养老金待遇发放,统筹部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比如交了15年就计发15%。这既考虑到个人历史贡献,也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个人账户方面,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费额+存银行和买国债的回报率)除以计发月数。现在55岁退休的话,除170个月,60岁退休的话就除139月。如果一个人寿命很长,比如活到90岁,他的个人账户90岁之前可能就发完了,之后只领取统筹养老金。

  个人账户由积累型改为名义制后,账户里实际无储蓄,个人缴费及其回报率每年会有记录,作为未来发放养老金的依据。个人账户缴费的回报率,由工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GDP增长情况而定。理论测算回报率可达8%。目前,积累型个人账户只能存银行或者买国债。2008年审计局社保基金审计报告显示,五项缴费形成的社保投资收益率2%左右。

  当前个人账户本来很大部分就是空的。名义账户制最大好处就是缓解财政压力以及个人账户做实问题,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改革探索。

  中国青年报:2001年开始我国曾试点做实个人账户,如今为何没有继续?

  孙洁:我国最早曾在辽宁、吉林、黑龙江试点用中央和地方财政注资做实个人账户。到2008年为止做实了13个省。但是做实过程耗费大量财政资金,做实的账户额与空账额差距越来越大,地方积极性不高。已做实的个人账户由于投资渠道狭窄,收益率跑不过CPI,出现贬值。个人账户做实越多,贬值就越厉害。

  中国青年报:名义个人账户制一定能实现更高的回报率吗?

  孙洁:8%的回报率理论上可以成立,但是实际是否真能实现还不一定。因为需要考虑到CPI、GDP、工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寿命延长等诸多变量。

  我国深度老龄化集中在2030-2050年。这个时期步入老年的人口基本是上世纪50-7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他们现在缴纳的养老金正支付给已退休人员,他们退休所需的养老金会大于那时在职人员实际缴费形成的养老保险基金。养老金支付将面临压力,所以实行名义账户也绕不开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问题。

  为提高收益,可能会拓宽投资渠道、品种。如何把握好风险和收益率是个难题。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尤其是证券和股票市场。都说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是我国股票市场的演变和波动经常与宏观经济发展不是很吻合。

  在积累型个人账户制下,国家也曾努力通过投资保值增值。作为试点,2009年广东曾拿出个人账户1000个亿去做投资产品的组合。但目前为止没有公开披露相关收益,无法作为很好的经验推广。

  当然,名义个人账户制下,个人缴费也不会全被拿来投资资本市场,而只会动用其中一部分。

  中国青年报:以前积累个人账户制遇到的转移接续问题,名义个人账户制度能解决吗?

  孙洁:转移接续问题难解决,主要是因为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社保未能实现全国统筹。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的人,其养老金按哪个地区的水平计发,就成了难题。名义个人账户制下,养老金记账同样会受制于转移接续问题。大量的登记、核实、记录工作,也挑战着各级经办机构的服务管理能力。

  中国青年报:当前,不少在职的缴费人员担心未来个人养老会没保障。您怎么看?

  孙洁:资金缺口是指实际发生了入不敷出或收不抵支。目前我国虽然个别省份养老金存在缺口,但整体来说,缺口在当期还没出现,或者由财政进行补贴。

  即使未来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养老金缺口真正出现时,政府会以最后责任人的角色承担兜底责任。这就是社会保险相对商业保险的巨大优势。我们有多重政策措施应对未来的老龄化冲击,包括全国社保基金的战略储备、国有股划转、财政拨款、投资收益、社会慈善、福利彩票等。这项制度不会破产,公众也应对制度有信心。

  如果希望自己晚年生活质量更高一些,个人可以在参加社保的基础上,根据实力和需要,投保商业保险或购买理财产品。(周易)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