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省市县政府预决算将全公开 县级预算改革试点

2015年01月18日 13:06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记者从16日举行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山东将重点开展全面推行预决算公开、县级现代预算制度改革试点等十项改革。

  据了解,除涉密信息外,2015年县及县级以上政府要全面公开政府预决算,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都要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政府采购信息也要全面公开。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政府预决算要全部明细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部门预决算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各部门要对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具有专项资金分配权的部门,还要及时公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分配结果,逐步实现专项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公开。

  2014年我省加大了预决算公开力度。省级和17个市全部公开了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县级公开面分别达到95%、88%和89%。省级、14个市和一半以上的县(市、区)还首次公开了本级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

  据了解,县级现代预算制度改革试点是我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创新之举。按照省政府要求,2015年各试点县要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上取得决定性进展,2016年全面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各直管县从今年预算编制起,就要加快落实改革要求,力争在综合改革或单项改革上取得突破。省里将加强跟踪调度,并结合转移支付,加大奖补力度,支持各试点县加快改革步伐。

  我省还将推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向乡镇拓展,2015年力争实施范围扩大到实行“乡财县管”的乡镇。严格财政专户管理,今后不再新设专项支出财政专户,现有专户除国务院批准保留的外,其余一律撤销。

  头条相关 

  省级“三公”经费 下降超20%

  记者从16日举行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时制定出台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出国经费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严明各项开支纪律和标准。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各项制度落实,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楼堂馆所建设和节会、庆典、论坛等活动开支,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去年省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下降3.2%,省级“三公”经费下降20%以上。

  此外,全省各级财政对9274个单位实施检查,查处违规违纪资金679.5亿元。

  全省营改增 减负153亿元

  记者了解到,我省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营改增试点企业达到22.7万户,累计减轻税负153.6亿元,有力促进了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适当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岩金矿、大理石、花岗石资源税政策,及时启动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促进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在10个市开展税式支出管理试点,有效加强税源管控,提升税政管理水平,得到财政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我省有119个县 收入过10亿元

  记者从16日举行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二五”前四年,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2011年为25.7%,2012年为17.5%,2013年为12.3%,2014年为10.2%,呈逐年降低走势。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在会上表示,去年5月份全省收入增幅跌破两位数,其后6个月增幅一直在个位数徘徊,最低的8月份当月仅增长4.3%,有10个市迫不得已下调了收入预算增长幅度,这是多年来没有过的。

  2014年全省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119个,比上年增加7个,其中过30亿、50亿、100亿元的分别达到44个、24个、4个,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

  政府性存量债务 今年全部清理完

  据了解,今年我省将全面完成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工作,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举借的债务,逐级审核上报国务院批准后,分别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抓紧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合理划分政府与企业偿债责任。

  并继续做好地方政府债券自办发行试点工作,积极争取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和置换债券发行额度,努力解决重点项目需要和财政资金压力。严控新增债务,规范融资行为,坚决制止非法集资、违规担保和以BT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切实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本报记者 王茂林 孟敏

  通讯员 丛培德 孔进

【编辑:高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