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大代表建议:回龙观天通苑等超大社区应建剧场

2015年01月29日 09:33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进剧场看场戏,已成为不少市民喜欢的休闲方式,可居住在五环外回龙观、天通苑、亦庄这样超大社区中的市民,想要看场戏却没那么容易。全市66家500座以上的专业剧场大多集中在三环内,五环外少有专业剧场。昨天,市人大代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呼吁,应在回龙观、天通苑等五环外大型社区建设剧场,将话剧、相声等优质演出资源送到居民身边。

  五环外居民看戏得跑20公里

  今年1月初,市文化局公布的《2014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显示,北京现有130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场所数量和人均座位数,均居全国第一。但这些营业性演出场所绝大多数集中在四环以内,66家500座以上的专业剧场则主要集中在三环以内。五环外的居民很难在家门口找到专业剧场,出门看场戏得跑近20公里。

  拥有居民30余万人的回龙观社区目前尚无专业剧场,距离最近的国安剧场也有17公里之遥,距离海淀剧院约21公里。“看戏晚了,打车回家都困难。”傅谨说。

  再看南边,亦庄常住居民有7万余人,还有不少公司的员工,这里也没有剧场。离亦庄最近的是中国评剧院剧场,距离超过17公里;国家话剧院距离亦庄也超过23公里;即便去趟繁星戏剧村的小剧场看戏,也得赶24公里路。望京、天通苑等超大型社区的居民也都有这样的不便。

  超大社区建剧场一举两得

  傅谨建议应在五环外的超大社区建剧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剧场集中可以形成规模营销效益,但剧场过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区,既加大了中心区的交通压力,也不方便五环外的市民观看演出。”傅谨说,如果能使剧场资源均衡分布,五环外的社区也建起剧场,那里的居民们就能分享北京舞台艺术高速发展的成果,同时也能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不仅如此,剧场进驻超大社区,还能拉动文化消费,投资建设剧场的商家也能因此获利。

  据了解,约10年前望京、天通苑、回龙观、亦庄等地居民就强烈呼吁大型影院开进社区。2006年至2011年,星美、保利、中影等院线接连进驻这些社区,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商家也赚得盆满钵溢。

  剧场进社区经营并不难

  在傅谨看来,虽然经营剧场要比经营影院难得多,但北京演出市场的年票房收入连年增长,已近15亿元,市民对剧场演出需求的高涨,为剧场进驻超大社区提供了机遇。“回龙观这种超大社区常住人口已达30多万人,建设一座300座至500座的小型剧场是可行的。”傅谨说,这些小型专业剧场,可以与目前市民青睐的小剧场话剧、相声等演出资源对接,吸引市民消费。

  傅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借鉴北京此前发展多厅影院时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扶持鼓励政策,用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鼓励商家在超大型社区建设剧场,也可以适度引导市属文艺院团驻场演出,尽快帮助这些剧场开拓市场。

  还有代表建议,可以模仿南方城市,将超大社区中多厅影院的一个影厅改造成多功能剧场。在不安排电影的时候,可以安排现场多媒体秀、小型曲艺演出、脱口秀等节目,既利用影院的人气,培养观众看现场演出的习惯,也可以深挖设施潜力,避免影厅闲置浪费。记者 李洋

【编辑:和星晨】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