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第一批新疆住村干部 村民送行称“舍不得你们走”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2月25日 13:44 来源:最后一公里  参与互动()

  不和老百姓同吃同住,还叫共产党的干部吗?

  2015年2月中旬,第一批住村工作已经落下帷幕,一年的时间,11129个工作组、74759名干部与全疆8668个村、759个队、1985个社区的村民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劳动,早已建立起解不开的浓浓“亲情”,离别时那一句句:“请你们不要走,记得常回来看看……”每一个字都戳中心扉。

  45个手印 千万个不舍 叶城县佰西热克乡17村

  2月16日,叶城县佰西热克乡17村村民大会如期召开, 第一批住伯西热克乡17村工作组的县法院干警受邀,再次回到工作一年的村委会,为村民宣讲“最后一堂课”,圆村民愿。第一批工作组组长阿布都拉 艾木都拉向村民讲了一年工作感触,对村民的不舍,对这份村民情早已视为亲情,几度哽咽,17村村民也都热泪盈眶,连连点头,他们喜欢听住村干部用通俗易懂的言语给他们宣讲。

  “工作组住村一年来,我们学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法律法规,我们现在可以把学到的知识教给孩子,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知道他们住村工作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我还是非常不舍,希望他们能继续住一年,群众只有懂法了才不会犯法。”村民买买提 阿布拉说。

  村民大会结束后,村民们斟酌着怎么把亲人——住村干部留在身边。很名村民提议联名写信挽留工作组。45位代表全村1520人按了手印,以表达他们对工作组的不舍。有的村民感叹:“我们真心希望工作组成员都能留下,如果不能,至少让组长阿布都拉 艾木都拉留下来,像这样务实肯干的工作组,我们都需要……”

  我和亲人要分别了库车县乌恰镇达哈拉村

  1月22日,听说这批住村干部还有一个月就要走了,库车县乌恰镇达哈拉村的司克那木 司马义老人半天说不出话。良久,她抹了一把眼泪说:“你们走了,我怎么办呢?我和亲人就这样分别了吗。”

  司克那木 司马义老人是国电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住村工作组最放不下的牵挂。去年3月份工作组来的时候,老人还住在1953年盖的老房子里,而且三间房子中两间已经坍塌了。在工作组的帮助下,老人成了村里728户村民中第一个住上新房子的人。客厅里鲜艳的地毯是村干部给老人送的,漂亮的沙发和电器是工作组给买的,住村干部还在院子里给老人种下三棵葡萄树。即将离别了,工作组又急着张罗老人家电视天线的事情,确保工作组给老人买的电视机能收看到全部电视节目。

  “你们走了,还会回来看我们吗?”“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走了也别忘我们。”“记得这里有人牵挂着你们。”……看见工作组干部,大家围了上来,依依不舍地说着心里话。

  56岁的村民米热瓦南 艾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锦旗说:“一年来,你们为我们做的事,我们都看到眼里,记在了心里。你们帮我们亮化了村委会,建起了育苗中心,传授了致富手艺,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住村一年来,我们和这里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达哈拉村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离别在即,住村干部也是恋恋不舍。

  为了把这些未完成的工作继续干好,工作组成员木塔里甫 阿不都热依木主动要求留下,为达哈拉村群众的美好生活继续努力。

  花帽送别哈密地区天山乡水亭村

  离别前的一大早,水亭村的老百姓就把住村点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知道你们这批工作组快要离开了,我们专门给你们每人定做了一顶维吾尔族传统手工绣花帽作为礼物,今天特意来送给你们!”斯坎旦代表同行的村民向工作组队员说道。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贵重的礼物,村民们只是用最朴实、最具民族特色的感谢方式,为8位住村干部戴上了充满情感的绣花帽。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