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春运步入“高铁时代” 高铁‘消峰’作用凸显

2015年03月16日 17: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15日晚11点半,从广州探亲回来的贵阳姑娘周丽走下火车,身后是子弹头造型的D2820次列车。这条“巨龙”5小时前离开广州,穿过古老而宁静的苗岭侗寨,停到了贵州首个高铁车站——贵阳北站的站台边。

  “车好快,好像时空穿梭一样,没想到这么方便。”26岁的周丽这样描述自己的第一次高铁春运之行。和周丽一样,去年底中国同日开通的三大高铁之一贵广高铁也记录下了自己的“第一次”。15日落幕的春运,是它接受考验的第一个春运。

  每年农历新年前后,中国就会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今年中国官方的估计在28亿人次。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春运似乎就是“人潮汹涌、拥挤喧嚣和一票难求”的代名词。

  不过,这场“大迁徙”正在随着高铁的普及而悄然改变。快速便捷舒适的高铁,让春运人挤人的“火药味”淡了不少。过去数年间,高铁网不断延伸。不仅在经济发达的京津冀和长三角,银色子弹头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边远的西南和西北。

  “以前去广州,火车要晃上20多个小时。现在这么快,我可以多去广州看看打工的丈夫。”周丽说。据成都铁路局介绍,40天的春运期间,贵广高铁发送旅客83万人次,平均每天2万余人次。

  春运期间,像周丽一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铁出行。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从2月4日到3月15日的40天春运中,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95亿人次,同比增长10.4%,其中乘坐动车组的占41.4%,创历史新高。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石培华认为,2014年随着贵广、兰新、南广、沪昆杭州至南昌段和长沙至怀化段等多条高铁的开通,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6万公里,“四纵四横”的高铁路网基本成型,中国开始迈向“高铁社会”,人们的出行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为之改变。对于春运而言,这也许意味着“繁忙的高铁,平淡的春运”。

  “春运期间,高铁的‘消峰’作用凸显,让我们这些老铁路都觉得春运轻松了不少”。北京西站党委副书记宋建国说。随着高铁开行密度和效率的增加,排队进站的人少了。许多人受到高铁开行“公交化”的影响,到站不久就上车,往年最担心的疏导客流的任务少了许多。

  高铁的出现也改变了不少人的春节感受。29岁的杨宏历是贵州榕江“三宝人家”侗家餐馆的老板。贵广高铁的开通,让他的春节假期“忙得应付不过来”。“贵阳、广州来的客人特别多,最受欢迎的‘三宝姊妹饭’平均一天卖掉二三十份,年前准备的‘侗家三宝’——炸蚂蚱、野生小河虾、竹虫才两天就卖完了。”他说。

  72岁的香港老人邹奕焜则在广西三江的程阳古寨里和侗族人跳起了民族舞。多次到内地旅行的他以前到过广西,但却因为交通不便没进过侗寨,而现在乘高铁从广州到三江只要三个半小时。“我们从深圳坐高铁到广州,再坐高铁一路向北,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规划,到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1.8万公里公里。铁总运输局营运部副主任黄欣说:“去年底,京广、沪昆两大高铁干线交汇,形成的运能不可估量。随着高铁网络不断完善,运能和运力之间的矛盾将得到进一步缓解。”(记者樊曦)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