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谈PPI连续37个月负增长:未来降幅将逐月收窄

2015年04月10日 15: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专家谈PPI连续37个月负增长:未来降幅将逐月收窄
    4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就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吹风,并答记者问。中新社发 张勤 摄

  中新网4月10日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今天指出,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和我国供给侧产能过剩,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持续下降,PPI降幅在未来将会呈现出逐月收窄的态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就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吹风,并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CPI(消费品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1.4%;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对于“通缩”之说,余斌指出,如果我们仅仅看PPI,到今年3月份为止已经连续37个月负增长,可以把它说成通缩。但是如果考虑CPI,如果把CPI和PPI放在一起考虑,不能说中国经济是不稳定的。

  余斌表示,国外的通缩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货币供应或者流动性不足带来的,而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这段时间会出现持续的PPI下降,除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供给侧一直处在调整过程中。所谓供给侧的调整,就是要淘汰大量的过剩产能,从而让供给和需求逐步达到平衡,价格才有可能稳定。

  余斌指出,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和我国供给侧产能过剩,这两方面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PPI持续下降。近期以来,一方面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已经逐步趋稳,前一段时间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已经转向现在的基本稳定,由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来的PPI下降因素接近消失。另一方面,供给侧调整步伐逐步加快,随着结构调整,大量过剩产能通过资产重组、优胜劣汰退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的因素也将逐步消失。所以,PPI降幅在未来将会呈现出逐月收窄的态势。

  此外,余斌表示,从CPI上涨的情况看,今年两会确定的调控目标是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从现在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在在今年完全可以实现。如果物价涨幅在3%左右,我们既不能说是通胀,更加不能说是通缩。

【编辑:何敏】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