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益人士9年建“污染地图”APP 曾遭环保部门抵触

'Pollution map' director wins China's first Skoll Award

Environmental activist Ma Jun has become the first Chinese winner of the prestigious Skoll Foundation Award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or his 9-year effort to reveal pollution information in China.

more>>

2015年04月22日 03:4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在英国的领奖台上,马军的发言引得两次全场起立鼓掌。

昨日下午,蔚蓝地图的实时数据。微信截图

  马军 民间公益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今年4月17日,关注全球问题的“斯科尔社会企业家奖”颁奖典礼在英国牛津举行,来自中国的马军成为四位获奖者之一,他也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

  ■ 对话动机

  过去的9年,马军和他的团队专注于一件事——将污染信息公之于众。

  他认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治理环境污染必须全民参与,为此,他创立了蔚蓝地图APP,以最便于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引导大家用手机监督、促进环保。

  这种创新方式让很多外国友人耳目一新,更让他们看到了中国民众和政府对环保的重视与日俱增。

  但马军担心,这种新颖的监督方式,可能让基层政府部门不适应,甚至抵触。

  获奖

  “全场两次起立为我鼓掌”

  新京报:获得“斯科尔社会企业家奖”,感觉意外吗?

  马军:今年3月初,一位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外国友人找到我,告诉我获得了这个奖,我很吃惊,当他说我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的中国人时,我就更意外了。

  新京报:这个奖之前是你申报的?

  马军:这个奖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一年前我们申报了这个奖。评审组织开始对我做的工作逐步了解,包括与我有关系的NGO伙伴、环保部门和企业。

  新京报:另外三个获奖者是什么身份?

  马军:都是致力于公益方面的创业者。两位是印度人,一个是做女童教育的,一个是做农民土地工作的;还有一位英国人,在非洲从事海洋的保护。都是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新京报:在英国牛津领奖那天,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马军:颁奖时,我有一个3分钟的演讲,我记得,全场两次起立为我鼓掌。第一次是当我谈到“现在环保方面的监测数据大规模地实时公开,体现了中国向污染宣战的政治决心”时。第二次是音乐声响起,演讲时间到了。

  新京报:你认为是什么让与会者全场起立为你鼓掌?

  马军:很多时候,比如环保,国外往往听到的是关于中国的负面声音。但当他们知道中国公民环保意识在提升,政府信息逐步公开,政府与民众之间通过微博等形成深度互动、促使环境改善时,他们感到惊讶,并且受到鼓舞。

  创新

  手机可监控9000多个污染企业

  新京报:“蔚蓝地图”APP公益项目是你获奖的原因之一,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马军:它目前能提供全国38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河流水质信息,还对哪些企业排污,排放了什么污染源等一目了然。目前,该APP的下载量超过三百万人次。通过公众使用,以“互联网+环保”的方式,形成民众与政府部门及污染企业的良性互动,促使环保问题的解决、好转。

  新京报:互联网+环保,具体怎么互动?

  马军:公众下载APP后,会看到自己所在城市的环境情况,了解到什么企业在污染环境,他们会把污染信息截图,通过微博等举报给环保部门。目前比较活跃的是山东、浙江、北京等省市。尤其是山东,它们各级环保部门都有官微。很多网友发现污染情况直接@官微举报。

  新京报:污染企业和排放污染源这些信息是从哪来?

  马军:环保部门的官网提供的自行监测信息发布平台。

  新京报:目前这个APP监控到了多少排污企业?

  马军:全国企业加起来有9000多个。已有近2000家企业采取措施净化生产。通过这个APP的推动,超过400家企业针对自身污染情况作出解释,多数还开始限期整顿。

  新京报:作为公益项目,资金来源是哪儿?

  马军:主要是国内基金会的支持。比如阿拉善SEE基金会、阿里巴巴基金会等。去年,我们与阿拉善SEE有战略协议,五年时间,阿拉善将支持我们2000万元。

  问题

  部分环保部门有抵触情绪

  新京报: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开发一个污染地图数据库?

  马军:我在20年前就关注环保,已形成一个坚定的认识,那就是,污染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参与的前提是信息公开。2006年,我发起成立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公益机构,通过环保部门公开的信息,结合电子地图,让公众更容易理解和监督。

  新京报:这个APP里,民众和政府部门的有效互动在全国普遍吗?

  马军:不够普遍。部分地方环保部门有抵触情绪。他们不愿意在微博上与网民互动,会说环保部门人力有限、污染企业数量庞大、地区情况复杂,给他们找了麻烦等等。

  新京报:针对这些抱怨或不配合,你怎么看?

  马军:总体来说,政府部门还是比较积极的,特别是更高层面,国家环保部也认识到公众参与解决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我认为,形成互动之后,公众不会把矛头指向环保部门,我们共同的敌人不是企业,不是政府部门,而是污染本身。

  新京报:蔚蓝地图呈现的空气、水质污染等数据来自官方,如何保证数据真实?

  马军:关于(官方)数据的真实性,外界一直有质疑。监测中我们也注意到,有些数据与现实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我们正对这些数据做进一步研究,并向当地环保部门了解,数据为什么严重失真。

  新京报:当发现政府部门的公开数据严重失真时,你们会在APP上怎么做?

  马军:有些因技术问题导致失真,针对一些不在正常范围内的数据,我们会设置一些门槛。将严重与事实不符的数据屏蔽掉,然后反馈给环保部门,得以确认。

  期待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权利关注环保

  新京报:以你总体的感觉,近十年来,我国的空气质量和河流水质的变化是怎样的?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马军:现在不能简单地说好了还是坏了。比如空气污染,大颗粒物减少了,但对健康影响更大的细颗粒物凸显出来了。我们从燃煤型污染,变成了汽车尾气加燃煤复合型污染。我比较认可环保部门的说法:水、空气等环境问题“局部有所改善”,比如淮河,没有以前污染得严重,但是仍旧是污染,“整体还很严重,一些地区还在恶化。”

  新京报:投身环保20年,公众对于环保的意识、关注、重视,在你看来有哪些变化?

  马军:公众对环保的态度变化很明显。比如十年前,不少人会说中国还很穷,先发展,再说环保的事,但这几年,公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的时候,当地人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只想要一杯干净的太湖水。”

  新京报:投身环保20年,让你最骄傲和最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马军:最骄傲的事情是,有几次站在曾经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旁,原以为可能几代人都得继续在这被污染的水源边生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排污企业购置了设备来处理污水。后来水质变好了,水清了。

  最难过的是,全国投入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去治污,但环保的拐点仍没有到来。我们看到很多生态系统的保护,失败的例子多于成功的例子,一次次经受这样的失败。

  新京报:在你看来,环保的拐点是什么?

  马军:我所认为的拐点是,我们的空气质量,水、土壤等质量有明显改善。目前最关键的三大环境要素,没有一个明显改善。

  新京报:你对环保部门有什么建议?

  马军:全国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治理环境,不少投入用到技术环节。我认为,遏制污染最好的办法不一定是技术,而是机制,如果创立一种让企业、公众及主管部门自我监督、主动参与、积极治理的机制,环境问题将得到改善。

  新京报:你最想对排污企业、对民众说些什么?

  马军:有远见的企业,应该认识到“违法成本低”、“谁污染谁就占便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也希望公众意识到,环保问题不仅与政府和企业有关,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和权利,至少我们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向环境污染宣战。

  新京报:获奖得到的125万美元资助,打算怎么花?

  马军:我们会把所有钱都投入到公益项目上。

  ■ 声音

  在过去的中国,公众没有一个跟踪和举报工业污染的途径,马军填补了这个空白。他创建了一个对公众友好的平台,把政府已经公开的环境信息汇集到这个平台,方便公众获取。这样的创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环境监督中去,并且已经有近2000家企业采取措施“净化”他们的生产。

  ——斯科尔奖对马军的颁奖词

  ■ 简介

  斯科尔社会企业家奖

  被《福布斯》誉为“世界上最慷慨的20名慈善家”的美国购物网站eBay第一任总裁杰夫·斯科尔在1999年创办“斯科尔基金会”。每年基金会都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社会企业家,并向他们颁奖,获奖企业家都是向世界证明了他们的创新正在打破一个非正义、不可持续的社会现状,并对解决世界上一些最紧迫的问题有可见的影响力。每名获奖人能够获得连续三年的核心投资——125万美元,以扩大他们工作的规模和扩展其影响力。

  新京报记者 申志民 北京报道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