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各界高度评价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

2015年04月22日 14:0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视频: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重要演讲  来源:央视综合

  “中国人民将始终同巴基斯坦人民站在一起!”怀着深情厚谊和真挚的合作愿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至21日成功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

  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访的第一站,也是中国国家主席9年来首次访巴。访问中,双方一致同意,将中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50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巴国内及地区各界认为,习主席此访成果丰硕,为中巴合作搭建了未来5到10年的战略框架,将有助于打造中巴两国同安全、共富裕的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进而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和发展。

  “欢迎尊敬的习近平主席到访第二故乡——巴基斯坦。我坚信,历经时间考验的巴中友谊将会不断加深、继续枝繁叶茂,”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席部长沙赫巴兹·谢里夫在《论坛快报》发表署名文章如是说。

  巴基斯坦国民议会议员阿卜杜拉说,“全天候”说明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巴两国的友谊和紧密合作将永远不变。

  巴《民族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历经多年,两国的特殊友谊已转化为坚固的战略伙伴、强劲的经济合作和日益紧密的人文交流。”

  此次中巴双方明确了合作的具体重点方向,将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双方签署的数十项合作协议涉及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业、贸易、金融、卫生、媒体、海洋科学、教育等领域。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世界事务委员会主席哈立德说,每一项协议和共识都显示出全方位的中巴友好关系以及两国、两国领导人的互信和对未来的展望。

  巴《新闻报》说,这次访问“具有里程碑意义”,丰硕的成果将打开巴基斯坦大规模发展的闸门。来自中国的投资将为巴基斯坦带来繁荣,为当地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巴前驻华大使阿克拉姆·扎基说,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解决电力危机和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这两个长期制约巴经济发展的因素,意义重大。

  巴计划、发展和改革部部长伊克巴尔说,中巴经济走廊是巴基斯坦和这一地区的“命运改变者”,其门户瓜达尔港,不仅能满足中巴两国的贸易需要,还将能够服务于南亚、中亚和中东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地区商业中心。

  哈立德认为,中巴经济走廊连接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完成走廊建设将成为中国“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里程碑,具有典范意义。

  习主席此访还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南亚地区。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的演讲中,习主席指出,南亚地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之处,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合作伙伴,“中国愿同南亚国家的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实现互利发展,共同繁荣。”

  孟加拉国智库“创新者”主席提图米尔对此表示,中国在南亚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将经济走廊沿线转变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提图米尔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很好诠释,它将创造新的历史。这一倡议将有助于解决区域内国家之间管控分歧,有利于解决可能的危机。

  尼泊尔国际事务委员会秘书长高塔姆认为,中巴合作是中国合作共赢思想的体现。中国希望其邻国繁荣发展,并对其邻国有着尊重和关照,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尼泊尔中国研究中心主席雷格米说,习主席此访体现了中国的一个信念,即只有实现经济发展,南亚的和平与稳定才有可能。尼泊尔也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尼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全体南亚人民谋福利。

  阿富汗喀布尔大学教授赛义德·易卜拉欣说,习近平主席此访必将促成多项中巴合作,给南亚地区多国带来重要影响和新机遇。中巴合作将有力维护地区安全,是一切务实合作得以顺利展开的大前提。

  巴基斯坦民众也在社交媒体上为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巴斯坦斯点赞。

  “伊斯兰堡今天天气晴朗,昨晚刚下了一整夜的雨,今天全天候朋友就来增光添彩。”——网民SANDHU

  “欢迎我们的全天候朋友——中国!来自中国的投资将促进巴基斯坦的经济。”——网民AWAIS ALI

  “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互信与友谊如今已开花结果,是值得所有国家效仿的典范。”——网民BLUE SAFFROM

  “中国人民是勤劳、务实、智慧的人民。作为亚洲人民,我们应当互相支持。”——网民RANGA

  “和平的邻居为两国人民带来幸福和发展。”——网民CHINESEKAIWIND(参与记者:王玉、陈鹏、张琪、刘春涛、周盛平、陈汉琪)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