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高考改出分后报志愿 家长花万元请顾问

2015年05月25日 14:27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还有半个月即将高考,今年北京改为考后出分报志愿,且采取大平行的填报方式。没有历史数据作参考,很多考生和家长正为此事纠结。

  一些商家趁机推出指导填报志愿的服务,有几百元的报考软件,也有近两万元的一对一辅导。高三老师表示,商家可能对高校招生政策比较熟悉,但不一定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建议家长量力购买相关服务。

  家长 交万元请顾问 定制报考计划

  市民陈女士是一位考生家长,为儿子报志愿的事儿她可没少发愁。她表示,虽然学校会发俗称“大厚本”的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上面有往年的招生人数和分数线,是报志愿的重要参考。

  但她表示,今年北京改为出分报志愿,且采取大平行的填报方式。可能会出现考生扎堆儿报考某校,导致分数线大涨的情况,“大厚本上的数据就没法儿作参考了”。

  她发现一些商家推出了指导填报志愿的服务,“号称一对一提供报考建议”,便报名参加。在交了11000多元的费用后,该机构为陈女士的儿子量身定制了多套志愿填报计划。虽然费用很高,但她觉得物有所值,“毕竟省了不少事儿”。

  在她看来,高考是孩子一生中的大事,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都说高考考得好不如志愿报得好,这笔钱还是应该花的”。

  郭先生跟陈女士一样,也花了一万多元为女儿请了报考顾问,接受一对一的辅导。“我报的那家培训机构,有400多个名额,现在都快报满了。”他说,一些家有考生的同事,和女儿班上的家长,也向他索要培训机构的电话想报名。

  为了能让女儿上一所好大学,郭先生从三年前就为孩子报补习班,买补品,花费数万元,占了家庭开支的一大半。“这么多钱都花了,不差这一万。”他告诉记者,虽然花这么多钱,最后还是看孩子自己的本事。“但如果没花钱,孩子没考好,我会觉得是自己没尽责。”

  郭先生提到,自己当年就是因为志愿没报好,才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我不能让女儿重蹈我的覆辙”。

  商家 了解考生兴趣 选择合适专业

  记者探访了一些推出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商家,发现对方报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海淀区的一家培训机构人员称,提供的报考服务越细致,价格越高。

  该工作人员称,他们有售价几百元的报考软件。家长买回去,在软件中输入考生成绩等信息,会筛选出一些高校。但报志愿掌握怎样的梯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软件是无法回答的。

  家长要了解更详细的报考信息,就要选择最低9800元,最高近2万远的一对一辅导。工作人员介绍,报考顾问除了要知道孩子的成绩,还会通过聊天、发问卷等形式,进一步获知孩子的个人兴趣,选择最合适的专业。

  此外,报考顾问还会告知专业的就业情况,“细致到该专业毕业生有多少人考上公务员,多少人去了事业单位等”。工作人员说,家长选择的出价越高,就能选择更有经验的报考顾问,获得更准确、详尽的报考信息。

  考后报志愿 可循外省经验

  一位在培训机构工作多年的女士介绍,他们要收集高校、考试院的数据,与学生家长对接,分析高考政策,“我们要在全国各大高校的官网、贴吧不断收集、更新信息。”该人士说,有时候还要考虑学生提出的考研、出国深造等长期规划。“收集、分析工作十分漫长、复杂,所以收费会比较高。”

  对于今年北京高考政策的变化,该女士告诉记者,他们的机构在天津开展了多年业务,“天津是出分报志愿,我们有相关经验为北京的考生作指导”。她提到,这种填报方式可保证大多数考生被一志愿或二志愿高校录取。

  “但出分报志愿确实容易造成扎堆报考热门高校、热门专业,可能差一两分就被挤出来了。”她说,自从北京推出高考新政后,前来咨询的家长明显增多。

  北京某中学高三年级的王老师表示,往年也有培训机构介绍填报志愿的技巧,“但都是一些免费讲座,说得比较笼统”。在今年北京高考改革后,指导更细致的收费服务业随之推出。

  她说,这些机构可能很熟悉高校的招生政策,掌握着比较详尽的数据,“比如高考各分数段的考生人数”。而家长、老师就没法统计这么多信息,“老师可能知道600分以上有多少人,那550分、500分以上的呢?”

  但王老师指出,对学生个人情况的了解,培训机构可能就不如学校老师了。“尤其是高三的班主任,跟孩子们在一起三年,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她说,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平时在校期间的表现,以及考前心态等内容做评估,提供报考意见。

  王老师认为,家长购买服务会对报志愿有帮助,但也不能盲目相信、甩手不管,甚至不顾经济承受能力高额开支,“还要听听老师的意见,和孩子自己的心声。” (记者 范博韬 朱天龙)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