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数一数”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50年

2015年06月09日 18: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数一数”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50年
    图为33所为神舟系列飞船、探月工程所用高精度石英加速度计表芯装配。 黄忠魁 摄
图为33所的平台惯导系统生产线。 黄忠魁 摄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黄忠魁 张素)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简称33所)成立于1965年6月9日,是中国从事惯控技术研究的核心单位。承担着中国多项武器型号研制、国家重大专项、装备预先研究、高新技术探索等任务。是中国惯性技术某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之一、军用校准和测试实验室认可的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中心、北京市首个机器人伺服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天科工集团量子技术研发中心。

  1——研制成功中国首个弹用动调陀螺平台惯导系统,为多个系列导弹实现远程精确自主导航奠定了基础;研制成功中国首个全国产化激光捷联惯导系统,为推动军队装备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研制成功首个定型装备的光纤捷联惯导系统,开创了光纤捷联惯导系统在飞航武器领域应用的先河,成为国内光纤陀螺及导航系统发展的里程碑;研制成功高性能快速响应电动舵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电动舵系统在超声速飞行器上的成功应用;在国内首次实现核磁共振陀螺的陀螺效应验证并研制成功国内首个核磁共振陀螺原理样机;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放射源装卸机器人并实现工程应用,大力攻关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积极助推中国制造2025发展进程。

  5——50年来,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重大科研项目、装备研制和预先研究任务,突破了多项制约中国武器装备发展的瓶颈,逐步构建了以惯性技术、伺服控制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卫星导航技术、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5大专业技术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加速度计、动调陀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微机电陀螺及各类惯性系统、电动舵系统、气压传感系统已处于国内领先或一流水平。承担了以863、973、装备预先研究、自然科学基金为代表的50余项研究课题;在原子陀螺、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等新型惯性仪表的探索方面走在最前沿,持续引领和推动了国内相关技术发展。

  1与7——50年来,从早期单一的导弹驾驶仪研仿,到如今从事各类惯性仪表、惯性系统、控制部件、控制系统、卫星接收机、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等7大类产品的设计、试验和批量生产,33所逐步成长为国内从事惯控技术研究的核心单位。相关成果不但推动了飞航武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的跨越发展,还被大量推广应用于防空武器、水中兵器、远程火炮以及测绘测量、运动检测、抢险救灾等领域,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项,包括国家特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200余项,拥有专利300余项。

  205.7与24.8——建所至今,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5.7亿元,利润17.2亿元。年度营业收入达到24.8亿元水平,利润突破2.4亿元。

  100与2300——1965年6月9日,座落在东北边陲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兵工厂——国营第五五八厂,由于国家建设需要,从黑龙江北安县迁至北京丰台云岗组建海防导弹自动驾驶仪厂。建厂初期,技术人员不足100人,厂房仅有半栋三层小楼和原马列学院幼儿园的八间平房。现有职工2300余人,拥有航天惯性、航天青半、航天万方三家公司,形成以北京、涿州、青岛为架构的“三地四区”发展格局。自“十二五”开局至今,保持年均1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努力探索国际化经营道路,相关产品出口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