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交部谈有国家对亚投行“不放心”:找茬心态不可取

2015年06月18日 18: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6月18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6月1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就葛兰素史克前雇员称在中国服刑遭逼供、中澳、中韩签署自贸协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法案未获通过等答记者问。

  以下是外交部网站公布的答问实录:

  问:葛兰素史克公司前英籍雇员韩飞龙接受采访称,他在中国服刑期间遭到逼供。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你引述的问题不属实。

  经向中方有关部门了解,韩飞龙及其妻虞英曾在刑罚执行期间能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接受教育改造。中方刑罚执行机关向有关法院提出减刑建议,经法院审查,二人符合法定减刑条件,依法裁定准予减刑。

  问:中澳、中韩近期签署了自贸协定。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近一段时间,中国和韩国、澳大利亚分别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我们相信这将为中韩、中澳双方以及本地区带来更大福祉。大家可以看到,从中国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同新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到去年11月北京APEC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再到中韩、中澳签署自贸协定,中方一直致力于打造开放、公平的区域贸易投资环境,与本地区国家共同推动实现“自贸繁荣”,造福于本地区人民。我们很高兴,这些努力能够始终排除干扰,稳步推进,不断取得成果。

  我还想补充说,亚洲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也是中国发展繁荣的重要依托。我们坚持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精神,提出“一带一路”构想,设立“丝路基金”,筹建亚投行,大力倡导并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近两年的实践来看,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最关心、最关注的,还是发展问题,是如何通过扩大合作实现增长与繁荣,更好地造福本地区各国人民。

  问:你刚才提到亚投行。我们注意到,最近又有一些国家表示有意加入亚投行,同时也有国家不久前对亚投行的劳工、环保标准等不放心。中方对此怎么看?

  答:中国倡议设立亚投行的宗旨,实际上是为了实实在在地帮助本地区的发展中经济体解决他们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带动地区共同发展富裕。我们认为,对待本地区国家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多在一块想想办法,多“找辙”,而不是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去“找茬”。

  亚洲很多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也面临着基础设施投资巨大的资金瓶颈和缺口。能够为他们多提供一些投融资平台,多提供一些融资和共同发展的贷款选择,这是一件好事。筹建亚投行得到了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的赞成和呼应,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内外有57个国家愿意在一起共同商量,共同找到好的办法,推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又有更多的国家愿意加入亚投行,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有些国家暂时不能加入,这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有的国家本身不愿意加入,还对其他国家解决问题的努力不断“找茬”,这个心态就不是太可取了。

  问:6月18日,香港特区立法会未能通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法案,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和评论?

  答:首先我想强调,香港问题是中国内政,不是外交问题。

  我可以重申,坚定不移地推进香港民主发展,落实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的目标,是中国中央政府的一贯立场,也是香港同胞的共同期盼,中国中央和特区政府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2017年香港没有行政长官普选,这一结果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保持香港繁荣稳定,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各国投资者利益。同时我也想强调,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任何外国不应干预。

  问:我们在北京机场看到了朝鲜外相李洙墉,中方是否了解?是否会与其会见?

  答:我不了解,没有信息向你提供。

  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美方对中方在南海有关活动表示关切,要求停止将有关岛礁军事化。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这个问题已经回答过很多次了。中方在自己的领土上从事一些正常的建设活动,无可指责。

  问: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各地农村正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灾,旱情十分严重,粮食作物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中方是否会向朝方提供粮食或其他援助?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朝鲜遭遇特大旱灾表示慰问,希望朝鲜政府和人民早日战胜灾害。中方愿根据朝方需要提供帮助。

  问: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访美期间,中美是否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

  答:中央军委范长龙副主席结束访美之际,中方已经发布了有关消息。近年来,中美两军不断扩大深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不少进展。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