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中小学至少10%课时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

2015年07月10日 1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杜 燕) 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今年7月3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社会资源单位参与课程建设。同时,低年级不得布置课外作业;

  北京市教委今天发布《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根据《课程计划》,北京将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各区县和学校课程建设自主权。进一步下放课程自主权到学校,鼓励学校根据学科、课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实验,周总学时时长不得超过相应年级规定的学时总量。如:一年级不得超过1170分钟(26学时×45分钟)。

  《课程计划》还明确了学科课程的定位、性质、目标及其与课程整体育人之间的关系,要求规范课程内容深度、广度和进度,不赶进度、不增难度,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课程计划》指出,一至六年级课程原则上分类集中安排,如语文、数学、外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学科等课程可集中安排在上午进行,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一至六年级要在课内留有作业时间,低年级作业要在课内完成,不得布置课外作业。实践类课程中,鼓励小学各年级布置跨学科、跨年级的综合类、探究类作业。

  此外,《课程计划》倡导课程创新实验,加强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类课程可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也可综合相关学科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系列课程由市、区县、学校三级共同组织开发实施,鼓励广大社会资源单位参与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学科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劳技、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综合培养人文、科学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让学生有适当的劳动体验,通过出出力、流流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课程计划》指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避免用学科教学内容简单替代,要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尽量依托参观、调研、制作、实验等形式,要逐步形成学科内综合以及跨学科多主题、多层次(知识类、体验类、动手类、探究类等)的系列课程。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和原课程计划相比,此次修订的课程计划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实践育人的价值,也更加关注课程的综合化、主题化发展趋势,强调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和价值。

  负责人指出,今后,北京市和各区县教委、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定期组织督导检查,检查课程计划的落实情况,同时发现来自区县和学校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学科和学校间的交流,并分析和研究课程计划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寻找解决方法。(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