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最高法: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2015年07月31日 10:13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参与互动()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认真学习借鉴“信阳模式”、“鄂豫皖模式”,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用心用情用法扎实做好新时期涉军维权工作,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通知指出,要坚持用心谋划,勇于担当涉军维权工作的时代责任。近年来,以河南信阳为代表的鄂豫皖革命老区法院,不忘老区历史功勋,着眼于服务和满足红色群体特殊司法需求,坚持推动依法治军、强军护军,建立领导协调、审判运行、军地协作互动、督办跟踪回访、立体化平台保护、涉军维权服务对象拓展、诉外服务源头预防、多元化纠纷解决、依法维权和优先救助救济等十项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涉军维权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涉军维权“信阳模式”、“鄂豫皖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信阳模式”、“鄂豫皖模式”的工作核心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涉军维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遵循涉军维权特点规律,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用心谋划、精心部署。各级人民法院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涉军维权工作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军队法治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途径,认真学习借鉴鄂豫皖革命老区人民法院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精心谋划、统筹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涉军维权案件,有效履行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

  通知强调,要坚持用情服务,不断凝聚涉军维权工作的情感认同。“信阳模式”、“鄂豫皖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牢记革命历史,不忘革命老区前辈的历史功勋,积极回应红色群体特殊司法需求,依法为军人军属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解除广大官兵的后顾之忧,通过真诚服务彰显对红色群体的深情厚谊,展现人民法官的精神风貌。各级人民法院要学习借鉴鄂豫皖革命老区人民法院的做法,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保障意识,加强对法院干警的教育引导,带着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扎实开展涉军维权工作。要坚持需求导向,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时代涉军维权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积极为军人军属提供热心、周到、便利的司法服务。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涉军维权案件反映出的趋势性、苗头性问题的研究,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促进从源头上加强对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保护。

  通知要求,要坚持用法维权,确保公平公正审理涉军维权案件。“信阳模式”、“鄂豫皖模式”的重要内容是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依法审理各类涉军案件,依法维护军人军属权益,努力让涉军维权案件的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各级人民法院要正确理解程序上的优先和依法办事的关系,在坚持对涉军维权案件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快审快结的同时,始终确保依法律按程序公平公正处理。对涉军案件审判和执行中各类可能成为社会热点的案件,认真研判走势,建立健全预案,积极有效应对,确保矛盾纠纷依法妥善化解。要充分运用好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减免诉讼费等法律手段,依法为军人军属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做到既合法合理又公正高效。

  通知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做好涉军维权工作。“信阳模式”、“鄂豫皖模式”的重要经验在于准确把握本地区涉军维权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红色群体的特殊司法需求,形式灵活、讲求实际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扎实推进,各级人民法院要牢牢把握“信阳模式”、“鄂豫皖模式”的精神实质,力戒形式主义、生搬硬套,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在深入调查研究本地区涉军维权工作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工作机制,促进提升本地区涉军维权工作水平。上级法院要加强对下指导,注重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树立样板,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人民法院涉军维权工作整体水平,更加有效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记者 罗书臻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