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开幕

2015年08月03日 2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贵阳8月3日电 (记者 杨茜 张伟 刘鹏)8月3日,以“互学互鉴福祉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寄语祝贺,柬埔寨副首相索安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宣布开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视频致辞。

  刘延东在寄语中指出,中国和东盟互为近邻,文化相近,人民相亲,人文交流源远流长。中国—东盟教育周作为双方教育交流合作的创造性举措,搭建了双方青年交往之桥,为深化人文交流、增进理解共识、促进国家间友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正步入起点更高、内涵更广、合作更深的崭新阶段。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方正在积极和东盟方探讨将明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挥交流周的独特作用,拉近青少年心灵距离,推动教育共同发展,提升人文交流水平,夯实双边友好的民意基础,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中国—东盟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

  索安在致辞中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各方加强人才交流、提升教育层次、促进互利共赢的开放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开展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将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的民生福祉。柬方将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大框架下,积极发挥作用,大力推动东盟各国与中国深化教育与人文交流合作,为实现亚洲地区持续稳定繁荣作出贡献。

  博科娃在视频致辞中说,本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互学互鉴、福祉未来”为主题,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及人类平等的理念不谋而合。联合国始终致力于在全球范围推动全民教育,希望通过“交流周”这一合作平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更好地发挥知识、文化、科技和信息的力量,携手开创中国、东盟各国和贵州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说,本届教育交流周的举办,为贵州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贵州将进一步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合作办学、青少年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深化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共同建设、共同分享东盟的风情与文化,不断开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新局面。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近五年来,中国—东盟双方教育交流合作取得了可喜进展,体现了中国—东盟教育和人文交流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希望双方共同推动将2016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和东盟教育交流的丰硕成果和教育发展的辉煌成就;做大做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调动和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智库等各方力量和资源,把交流周打造成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特色品牌;进一步拓展双方教育和人文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扩大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留学生互派规模,进一步密切各国青年学生的交流,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发挥更大作用。

  2010年以来,交流周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学生交流,其中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从2010年的49580人增长到2014年的67159人。以泰国为例,2010年来华留学生人数13177人,2014年上升到21296人,位居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国家第三位。中国去往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人数也在大幅增加,从2010年的16947人增长到2014年的26875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恩吉达则表示,希望中国与东盟各国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为新的机遇,更好地发挥交流周的积极作用,更多关注职业教育和劳动者技能提升,鼓励支持政府之间、产学研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教育交流合作,努力让每一名青少年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跟往届相比,本届交流周在原有中国-东盟10+1的框架下增加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瑞士4个特邀伙伴国;为了提高交流周的吸引力,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国内其他省区及东盟各国的积极性,推出了全年不同时段异地冠名举办的活动;为了丰富交流周的内涵,提高成效,扩大了项目推介与洽谈活动;为了与会者和社会民众、企业、民间机构更广泛的参与交流周活动,设置了多场开放式活动。

  第八届交流周由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商务部、共青团中央、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协办。(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