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近六年被亮红牌最多大学专业:法学生物工程居首

Worrying prospects for biology and law graduates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major in biology, engineering, or law could be faced with worrying prospects when it comes to job hunting after graduation, according to researchers.

more>>

2015年08月11日 08: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在去年破了700万大关后,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今年一跃达到749万,增长势头不减。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教育部门及各相关研究机构对部分专业亮起“红牌”,频发预警。中国青年报记者结合多方数据,对在求职中竞争力有限的专业进行了归类与分析。

  “红牌”专业有哪些

  2014年10月,教育部通过其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公布了2012年和2013年低就业率本科专业的“黑名单”,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动画、表演等榜上有名。该名单还根据地域性差异,细致罗列了分省就业市场情况,综合上榜数频率最高的专业与全国榜单重合度较高。

  自2010年始,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数据挖掘的麦可思研究院根据前3年综合考量的数据,每年发布一个本科和高职的代表性专业预警榜。该榜单中“红牌”专业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仅次于红牌,“绿牌”则与红牌相反,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在过去6年的预警榜上,法学和生物工程年年都属于“红牌”专业,动画、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及体育教育次之,上榜5次;英语专业4次上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美术学3次上榜。值得注意的是,在15个历年上榜的“红牌”专业中,5个是理科相关专业,4个与艺术相关。

  2011年的预警榜与前一年相比,“红牌”专业从类目到排序均一模一样;2015年的榜单则较上一年度的榜单变动最大,生物技术、动画两个专业退出“红牌”序列,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及音乐表演首度上榜。

  山东大学2013级英语专业的卢馨迪同学捕捉到了这些改变。让她感到开心的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在2014年的榜单中“由红转黄”。“刚入学的时候知道自己学的是‘红牌’专业,特别后悔,简直想退学重考了。”卢馨迪说,作为外语类保送生,她不能转入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习,看到英语专业从2014年开始成了“黄牌”专业,就业前景相对有所改善,她才稍微放下心。

  中国青年报记者分析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发现,“绿牌”专业每年均有较大变化,但基本均为工科专业,而“红牌”专业较为“稳定”,变化不大。

  麦可思研究院的专家马妍这样解释榜单变化的原因:一方面与社会经济的总体情况是相关的,其次是国家政策对于产业、行业的影响,还有就是该专业总体的开设数量,是否出现某专业开设过于密集的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她同时说,三类专业没有具体的边界,但是有些“红牌”专业表现出“持续性”。

  冷门专业难找对口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解释道:“不好就业的专业分两类,一类是毕业生数量严重过剩,大规模扩招、扩建导致其成为‘红牌’专业;第二类要看其学科的属性,比如哲学、历史学,这些专业本身比较小众。”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的走访中也发现,多数受访者认为“就业难”的专业是哲学专业。然而记者发现,哲学专业并不在“红牌”专业榜上,仅在教育部统计的浙江省就业率较低专业中出现过一次。

  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关经理周悦介绍:“冷门专业多指毕业生规模非常小、涉及的院校数量也非常少的专业,这类专业我们通常不会纳入三类专业计算。但公众也应予以关注。”

  湖北某以理工科见长的院校2012级哲学专业的李梦琪,对未来的发展一直很迷茫,她实在想不出什么就业方向是和她的专业对口的。大连工业大学2009级数字媒体专业的谭雪同学也说:“我的同学中没有一个找到对口工作的,干什么的都有,卖家具、进银行、做淘宝、卖衣服,反正目前没有成功进入设计行业的。”

  智联招聘《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从已签约的学生处调研得出,近四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对口。相比之下,工学专业、医学及管理学,因其知识实用性较高及行业排他性较强,就业对口率均在60%以上。

  以被称为“万金油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在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数据中,该专业在“2014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中排名第8,就业和专业相关率仅为45%。爱拼网《各专业就业前景报告》显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很广”,“教育/培训/科研”、“金融/投资”、“房地产/建筑”、“影视/传媒/出版”均在列,具体职位包括销售代表、销售行政专员/助理、客户服务专员/助理等。

  大学设非优势专业现象常见

  华南理工大学201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孟凡,最近正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实习。她说:“我的学校在广州虽然还可以,牌子蛮亮,但是在外地面试,人家基本不知道华工还有新闻专业。”今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俞莎同学发现,相较于同专业、就读于以文学类专业闻名的高校的学生,俞莎“专业课纵深不够是最大劣势”。

  曾在北京工业大学读翻译系的郭雨萌,在以理工专业为优势专业的大学读哲学系的李梦琪,他们读的都是学校的非重点专业。

  以传媒方向为例,中国青年报记者用“传媒、新闻、广告及传播”为关键词,对北京市66所本科高校(包括7所民办学校)是否设有相关学院及专业的情况进行了统计。

  在66所院校中,近60%开设了传媒相关的专业。7所综合类、两所体育类、1所军事类及1所民族类均设立了该专业,在语言类、财经类、师范类和理工类院校中,半数及以上的院校设立了该专业,只有3所医科学校并未开设传媒相关专业。

  进一步观察专业设置规模,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在上述开设传媒专业的39所高校中,设有传媒相关学院的有26所,仅对应“系”的又分两类,其中5所将该专业置于人文学院等其他学院中,还有3所院校的传媒专业作为系单独存在。另有12所相关专业或学院皆与“艺术”字眼相关。

  理工大学设文史院系,语言院校“发展计算机”,此类现象比较常见。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中心一位老师认为,这一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要结合每个学校特点去分析专业的竞争优势。“对于北外来说,在英语这样的基础性品牌专业上,要继续保持和加强培养质量,巩固排头阵营;在法学、计算机等新兴专业上,应结合学校优势,培养‘外语+专业’的高竞争力人才。但语言仍是毕业生的突出竞争优势。”

  中国青年报记者统计发现,不少特色院校建系办学的初衷正是依托和发展自身原有的优势。北京外国语大学主打国际新闻与传播,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以农业与乡村传播为特色,北京体育大学建立体育传媒系,立足“大体育、专新闻、泛传播、全媒体”,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互动较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专业性不强是源于专业资源水平不够,“资源很好就没有这种情况了,比如清华的文科专业,水平并不低,学校性质不起决定作用”。

  (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记者 王景烁 实习生 王思远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