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兵亲历日军两次投降仪式 冈村宁次印章盖歪(图)

2015年08月27日 13: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老兵亲历日军两次投降仪式冈村宁次印章盖歪(图)
    平顶山当地的志愿者为史定坤老人送来了当年南京受降仪式的翻拍照片,尽管时光过去了70年,老人对当时的现场仍记忆清晰。 韩章云 摄
    史定坤在照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年他就站在何应钦的左后方。 韩章云 摄

  中新网平顶山8月27日电 (韩章云)今年90岁的史定坤老人和中国大多数农村老人没有什么区别,在子孙的孝敬下安享晚年。但是在史定坤的前半生,不仅扛起枪支为国杀日寇,还曾作为远征军飞赴印度、缅甸对日作战。但老人觉得此生最扬眉吐气的事就是见证了日军在芷江、南京的两次大规模投降仪式。

  “日本鬼子真正在投降书上签字画押了,抗日战争才算结束了,1945年9月9日这一天的9点钟,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史定坤说,因为手抖,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的印章都盖歪了。

  8月26日,记者来到史定坤位于平顶山市李堂村的住处,除了耳朵有点聋,和记者聊起往事,老人的记忆和表述都很清晰。

  1943年,18岁的史定坤成为一名军人。1944年,史定坤所在部队作为远征军从昆明飞往印度、缅甸对日军作战,部队番号为中国驻印军新六军14师40团,史定坤在第一营第三连第一排第三班,营长为赵振英。就是这个营,作为1945年9月9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受降仪式的警卫营,见证了日本签字投降的过程。

  “其实日军投降,前期在湖南芷江也有投降仪式,我也亲眼看到日军的代表灰头土脸的样子。那是真扬眉吐气。”史定坤老人乐呵呵地说。

  1945年6月,史定坤所在的部队从印度飞回国内参加湖南雪峰山会战。“8月16日晨会上赵营长宣布‘昨夜收到重庆广播,日本已经宣布投降啦’,大家才知道日军真的完蛋啦!”史定坤对记者说,几天后,他所在的部队接上级命令抵达湖南芷江机场。

  8月21日,在几架中国战斗机的引领下,一架喷绘有日本国旗的大飞机在芷江机场降落,史定坤看到这架飞机前后还有白布带子(白旗)。随后日方代表垂头丧气地乘着插有白旗的敞篷汽车在芷江机场绕场一周。

  “俺营长说日军芷江投降是为南京投降做准备,是来洽降的。不管咋说,雪峰山会战中国大胜,日军再也横不起来了。”说起往事,老人仍很自豪。

  9月8日,史定坤所在的第一营抵达南京。在1945年9月9日之前,史定坤所在的警卫班就接到“警卫受降典礼会场”的任务,并进行了简单的排练和训练,赵振英任警卫班班长、总指挥,这在当时被视为“中国参战军人的最高荣耀”。

  “我们警卫班18个战士的岗位在受降席和投降席代表的后面,我就在何应钦的左后方。”史定坤告诉记者,虽然警卫兵都有枪,但是除了赵振英营长,其他卫兵的枪里都没子弹。“就是怕有人恨透了日本鬼子,开枪把他们的长官打死了。”

  “9月9日9时,日本投降签字典礼正式开始。冈村宁次恭恭敬敬一笔一划儿地‘签字画押’。不过,看着他的胳膊手都是硬生生哩,还在抖。气色也不好,灰头土脸的。”史定坤回忆道,冈村宁次刚签完字,会堂门外就传来震天的口号声:“日本投降啦!”“我们胜利啦!”“中国光复啦!”“中华民国万岁”,铺天盖地一阵比一阵高。这是40团的官兵在院子里呼喊助威。

  “可能是冈村宁次太紧张,手不利索。我可清楚地看到他盖过章后在皱眉,还摇了下头,很难受的样子,一脸苦相。投降书递到受降席以后,何应钦低头看冈村宁次的签名,我瞄了一眼,冈村宁次的印章盖歪啦。怪不得这个日军头头儿刚才盖完章又皱眉头又摇头呢。”说到这一点,史定坤呵呵地笑起来。

  随后,中国受降代表何应钦在日本降书上签字盖章,命令日军代表退场,何应钦发表讲话,至此,中国战区南京受降仪式结束。“俺营长后来说,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史定坤回忆道。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史定坤和部队走散,就回家务农。这两段亲历的日本投降仪式,老人在后半生中不厌其烦地给后人讲了几十遍。

  “日本鬼子不是打不败,只要咱中国人攒着一股劲儿,团结一心,谁都不敢欺负咱。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听说日本首相安倍还是不愿意承认侵略中国,我都亲眼看到了日军签字投降了,侵略中国的历史任他咋嘴硬也改不了。”史定坤说。

  如今,让史定坤老人最高兴地一件事是,他的老营长赵振英还活着,已经95岁高龄了。两位耄耋老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平顶山,有时候也会在子女的帮助下打打电话、通个视频。“要是能再见上一面俺的老营长就好了。”史定坤满怀期待。(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