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百姓健康的“守门人:中国全科医生培养亟待标准化

2015年09月18日 09:0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全科医生要管好小病、转好大病、处理急病、管理慢病,不仅是推进分级诊疗的关键,更是实现医疗服务体系上下联动的桥梁,是百姓健康的“守门人”。不断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对于医疗改革意义重大。

  我国全科医生队伍目前状况如何?接下来该如何破题?在日前召开的2015年全科医学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代表13名院士发起《支持全科医学发展倡议书》,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全科医学的发展。

  医学模式转变呼唤大量合格全科医生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有一本书叫《迎接21世纪的挑战》,明确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应该以人类健康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认为,医学模式经历了漫长的变革,“我国还处在医学模式的发展和转变过程中,是多种模式并存的,应该说全科医学应运而生,非常好地承接了现实要求。”

  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疾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中国有2.7亿名高血压病人,有9600万名糖尿病病人,慢性病代替了传染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疾病的变化要求我们的重心必须下移——加强队伍的建设;重心必须前移——更加关注预防。这需要全科医生来承接这样的一种转变。”陈冯富珍说。

  在曾益新看来,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也呼唤全科医生发展完善。他认为,我国90多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最需要的是合格的全科医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科学地、合理地推行分级诊疗,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要把医疗服务体系的金字塔塔底夯实”。

  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进与困境并存

  “新一轮深化医改以来,全科医生的发展和全科医生制度的建设进入了快车道。”陈竺说,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要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到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

  2011年以来,国务院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全科医生制度做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95亿元建设了599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投入28亿元用于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的能力建设。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全科医生数量不足,质量还不高,仍然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瓶颈。”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坦言,全科医生培养的体系化、标准化、规模化还有待提高。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诸宏明认为,基层卫生改革任务非常艰巨。他举例说,2009年到2014年,卫生技术人员大幅上升,但其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很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占比甚至还出现了下降。“医疗资源这两年虽然在增加,但大多数资源流向了大城市、大医院,基层占比还是很小的。”

  “我国的全科医生制度真正建立起来才几年的时间,发达国家都是上百年的历史,他们从教育到认证都非常完备。”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一方面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要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

  完善制度 设立全科医学专业

  “转变观念、支持全科”“发展全科医学、培训全科医师”“建立全科与其他专科医师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支持分级诊疗”……在大会上,赫捷代表13名院士宣读《支持全科医学发展倡议书》,呼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全科医生的发展。

  “全国的医学院校都应成立全科医学系,或在临床医学系内设立全科医学专业。”陈竺表示,同时要鼓励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联合建立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以推动医疗服务体系的再造。

  李斌认为,完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应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设计与其工作实际相匹配的晋升制度,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她说,建立起与全科医生工作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不能简单地把门诊次数、操作次数作为考核指标,应该把实际工作量和服务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相结合,实行科学评价,不断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的收入和待遇。

  “如果我退休了,我将回到中国,我希望有非常好的全科医生照顾我的老年生活。”陈冯富珍这样描述她的中国养老梦。(记者 叶乐峰)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