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牧民从小毡房走向定居新生活

2015年09月19日 13: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19日电 题:牧民从小毡房走向定居新生活

  中新社记者 汪金生

  36岁的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阿达力·木拉提汗今年彻底告别了传统的马背游牧生活,在一处别具特色的村落实现了定居,住进了整齐漂亮的砖房。

  9月上旬,当记者走进阿达力·木拉提汗位于阿勒泰富裕县杜热乡拜格托别有色新村70多平方米的“新家”时,房间已被女主人布置得干净、整洁、亮堂。客厅里摆着沙发、茶几、彩电。宽敞的卫生间内,洗脸池、洗衣机、热水器一应俱全。

  和阿达力·木拉提汗一样定居在此的哈萨克牧民约300户。记者看到,座座砖混住房整齐漂亮,新建的文化室、卫生室、村级阵地三合一建筑格外醒目,不时有农牧民骑着摩托车从村里平整宽阔的马路上驶过,让这座新村充溢着现代气息。

  阿达力·木拉提汗曾是新疆阿勒泰地区14万牧民中的一员,阿勒泰是中国著名的牧区,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牧民1000多年来一直沿袭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随着大雪进退,举家辗转各季草场,每年跋涉数百公里,生产力低下,生活艰辛且缺乏基本保障。

  “原来我们以游牧为生,夏季就带着牛羊到山里去,住毡房,生了病也没有办法,如今,孩子也有了上学的地方,大家至少能按时吃饱饭了”,阿达力·木拉提汗告诉记者,“这套房子,政府补贴了6万元(人民币,下同),自己只掏了3万元”。

  新疆拥有草原面积近6000万公顷,是中国第二大牧区。2008年,牧民定居工程正式被纳入国家规划,新疆开始了以人工草料基地为中心的牧民定居建设。当地在水土、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牧民定居点,开发饲草料基地,让牧民相对集中定居下来,同时开展配套的医疗、教育、文化、卫生建设,改变传统游牧方式,改善牧民生活质量。

  新疆畜牧厅统计称,仅2009年至2013年,新疆就完成游牧民定居8.04万户,投入资金72.27亿元,截至2014年末,新疆已累计实现游牧民定居21.7万户,已有近八成牧民实现定居。

  牧民定居不但增强了牧业抗灾能力,降低了牲畜病死率,而且加大促进了牧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牧区经济的发展,广大牧民陆续告别小毡房,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介,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据介绍,在富蕴县杜热乡,目前还有1000多户牧民依然按照传统的游牧方式,在山里的“冬窝子”过冬,天气稍有变化就让乡里揪心。牧民塔巴热克告诉记者,冬天遇上大雪封山,全家就与外界完全隔离,不仅自己吃尽了苦头,一个冬天下来,牲畜损失不小。

  这与他的哥哥哈布甸的定居生活形成了强烈反差。哈布甸的家不仅水电齐全,冬天有暖气,储备了草料,而且他所居住的定居点里,学校、医务室、商店、文化站一应俱全。

  根据规划,到2018年,新疆将全面完成游牧民定居任务。塔巴热克很快也将过上像他哥哥那样的现代、文明、舒适的定居生活。(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