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点赞

2015年09月23日 05: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当前美国舆论所关注的中美关系话题,相比过去20年,显得更务实、更具体。这说明,经历了30余年发展,中美关系已逐渐解决了那些战略层面的“高阶次矛盾”。

  中国舆论反复强调,中国不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愿意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建设者和改革者,中国不排斥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而美国官方也多次宣称,美国欢迎中国崛起。这不是随口说说的辞令,而是对全球形势与彼此战略关系的慎重考量。

  尽管仍有些人担心,中美关系不能排除出现当年美苏那样剑拔弩张危机的可能性,但很显然,双方的决策层都已充分意识到那种风险的危害性与灾难性,中美不可能重现冷战阴影。

  中美两国建有近百个各层级的对话机制,为加强相互交流、增进战略互信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关系“零和博弈”的理论假设,在中美合作大局面前越来越失效。5000亿美元级的“压舱石”、600万人次的年人员往来,让中美相互依存的逻辑很有解释力。

  未来的世界历史学家在描述当下中美关系时,或许都会为这个时代的中美决策者点赞。他们要书写的不再是20世纪上半叶惨绝人寰的两场世界大战的“极端年代”,也不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相互确保摧毁”的呛鼻火药味,而是两国精英层耐心地对一些定时炸弹引线的拆解,对有可能陷入的雷区的清扫。

  两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以“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准则,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大国关系。现在看来,至少“不对抗、不冲突”已经具有了相当厚重的再保险。至于如何“相互尊重”,如何在一些具体议题上实现“合作共赢”,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沟通、磨合与协商。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些美国舆论在习近平主席访美前夕对中国进行施压,以期解决具体议题,本身就是对大国战略互动的曲解与误判,更是对国事访问的矮化与短视。

  事实上,已有不少美国精英私下透露,奥巴马总统内心比中方更希望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能获得成功。因为这将是奥巴马总统任期内与中国领导人相处时间最长的一次重要会见,与他的外交遗产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在许多全球议题上,如伊朗核问题、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美国都迫切需要中国的合作。

  我们应当坚信中美交流合作取得的重大进展,坚信当前中美关系大局的稳固性,坚信中美两国定能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 文)

【编辑:吉翔】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