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国领袖的“扶贫情怀”: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

2015年10月13日 14:0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 
大国领袖的“扶贫情怀”: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
    1988年,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下乡调研时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新华社发

  今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第2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郭卫民12日介绍,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将于10月16日在北京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这次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将是该论坛自2007年开始举办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该论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扶贫开发工作做出重要讲话和指示,并在国内调研考察中多次深入贫困地区。他的足迹,曾到达河北阜平、甘肃定西、湖南湘西、山东临沂、新疆喀什、陕西延安、云南昭通、贵州遵义……。

  从23年前写作《摆脱贫困》一书,到如今屡次强调“精准扶贫”,习近平对扶贫工作的思考不断深化、创新并与时俱进。习近平倡导的“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观念,就是对“精准扶贫”的深刻诠释。同时,也为各地各部门做好扶贫脱贫这项工作提供了标准和抓手。

  23年前著书谈“摆脱贫困”:

  弱鸟先飞 因地制宜 扶贫先扶志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反映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民贫困的生活状况。

  这个名叫下山溪的贫困村,隶属于今天的福建省宁德市。上世纪80年代,宁德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区9个县有6个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20个乡镇有52个被列为省级贫困乡镇。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60元,徘徊在温饱线上下的农村贫困户超过77万人,占当地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习近平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全地区绝大部分乡镇。他提出并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全力推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

  1992年7月,习近平所著的《摆脱贫困》首次出版。该书收录了习近平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共29篇。习近平在文章中说,“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

  习近平在书中还强调,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

  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全区已有94%的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0年8月12日的《人民日报》以《宁德越过温饱线》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12年前谈贫困地区“自力更生”:

  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

  2003年1月20日,在浙江“两会”期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参加省人大温州代表团讨论时说,在欠发达地区,要倡导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观念,强化自我发展能力。

  习近平在这次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把欠发达地区当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习近平指出,欠发达地区不是包袱,要给予政策,赋予观念,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只有让欠发达地区也能实现小康,才能推进全省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这一观点随后被写入浙江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作为浙江省政府之后5年在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问题上的工作指针。

  “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约十年后的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再次强调了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在活力,这次他提出了“内生动力”一词。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了解毕节扶贫经验时再次指出:“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他在批示中强调,希望毕节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怨天尤人,不等靠观望,一点一点地改变面貌。积极工作、主动作为,奋力闯出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新路子。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撰文指出,实践证明,贫困地区只要立足实际,找准主攻方向,发挥好比较优势,完全可以加快发展。习近平“内生动力”的扶贫思想,强调要通过组织贫困人口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提高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造血功能和发展活力。

  近年来多次强调“精准扶贫”:

  对症下药 精准滴灌 靶向治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扶贫工作将不得不面对“最后一群人”的问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10月1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减少贫困人口1650万,2014年减少1232万人,连续两年都完成了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尽管也有经济下行、就业难度加大等压力,但按趋势判断,今年再完成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有望实现。

  无论是23年前强调“因地制宜”,还是12年前强调“自力更生”,习近平的扶贫思想始终突出重点、强调个性。现在我国的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了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因此,近年来,“精准扶贫”这一要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习近平的讲话中。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考察时说:“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

  2015年3月8日,习近平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再次指出,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在会上提出了“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他强调,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这是在去年的第一个中国扶贫日上习近平提出的要求。随着“最后一群人”越来越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必将产生更多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要求。(潘婧瑶)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