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西学东渐”到“中西互鉴” 人文交流为中英关系增色

2015年10月13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从“西学东渐”到“中西互鉴” 人文交流为中英关系增色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 马海燕)36岁的英国人李诚是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随着近年来席卷全球的“汉语热”,李诚所学的专业逐渐从冷门转为热门。他说,学点中文、有点中国经历,将来在中国和英国找工作都会更方便。

  谈起来中国的缘起,李诚说最初是缘于一群他上大学时的中国朋友,他们激起了他对这个东方国度的向往。大学毕业后刚好有个基金会招聘来中国的教师,他申请通过后,就在中国山东潍坊呆了三年。他喜欢上了那里,在那里还找到了爱人,回国后仍然念念不忘,于是又返回清华读一个跟中文有关的博士。

  第一次来中国时李诚一句中文都不会讲,如今他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写汉语言编码的博士论文,知道按中国传统36岁是他的本命年。

  李诚和他的中国同学只是中英民间交往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19日至23日即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中英人文交流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中国已成为英国留学生最大来源国,有超过15万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2014年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来华留学生人数也达到67475人,占全部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7.9%。留学生们与本国学生接触,介绍自己的国家,深入留学国去了解对方的文化,已经成为两国民间交往的活跃群体。

  今天走出国门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除了留学生,还有访问学者、演艺界人士、商人、普通游客等等。中国人除在国外购买奢侈品,关注点也在渐渐转向所在国的文化内涵、商贸环境;同样来华进行贸易、旅游、留学的英国人也越来越多,除去古老中国的神秘面纱,中国现代与开放的一面也为更多的普通民众所熟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正在于此。只有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才能理解对方的思维与行事方式,才能更好地谈合作交流。英国的足球、音乐等流行文化在中国颇受年轻人欢迎,今年年初威廉王子访华时专门去看的小羊肖恩在中国也颇有市场。应该说,英国的文化产业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继威廉王子年初访问北京、上海、云南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上个月访问了新疆,与当地民众的近距离接触也成为访问的重要一环。应该说,人文交流正受到两国各层面前所未有的重视。

  王义桅表示,英国是欧洲国家中最早与中国建立人文交流机制的国家,也是软实力最强的国家。目前,英国建有27所孔子学院和113间孔子课堂,数量高居欧洲国家之首。中国正处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内陆文明向海洋文明、从地域性文明向全球性文明的转型时期。英国曾经是工业文明、海洋文明、全球性文明的领先地,其经验对中国的文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月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英国卫生大臣亨特共同主持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立3年来,在教育、科技、文化、传媒、体育、卫生、旅游、青年和地方等领域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告诉中新社记者,近年来,中英在抗击埃博拉病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展开良好合作,在作物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抗癌植物药、航天机电系统技术等专业共建了多个联合实验室。双方正在举办中英历史上首个“文化交流年”,两个古老文明古国的人民共享彼此文化艺术的精华,人文交流正成为国与国之间积累民意和社会基础。

  王义桅表示,从“西学东渐”到“中西互鉴”,中欧正在建立平等的文明互鉴关系。随着中英各个层面交流的深入,人文交流将深入更多普通民众,为增进双方各领域交往与合作,推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下良好根基。(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