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寻火箭发射背后的故事:长三甲团队如何应对高密度发射

2015年12月29日 0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西昌12月29日电 (一轩 王伟童)2015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研制的长三甲系列火箭执行了9次发射任务,创下了单一型号年发射次数和发射密度的历史新高。如此高强密度任务的发射背后,长三甲队伍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付出?

  从17天1发到35天3发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大凉山深处。今年6月份以来,平均17天就有一发长三甲系列火箭从这里腾空而起,托举卫星奔向苍穹。

  正常情况下,一发火箭在发射场的准备周期约为1个多月。为此,长三甲队伍不断优化流程,将单发火箭的发射周期压缩至17天,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创新管理,实现了3发火箭同时进场,两个工位轮流发射,进一步压缩了发射周期,以满足第四季度平均35天3发任务的需要。

  发射周期一再压缩,意味着对整个队伍的统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担任长三乙遥34火箭试验队临时党委书记钱玲深有感触地说:“3发火箭同时在现场,这是以前所有型号都没有经历过的。这支队伍是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典范。他们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串连或者并连,而是矩阵式安排。”

  “两总”系统来回奔波

  发射场的各项准备工作事关成败,容不得半点闪失。与此同时,在北京的评审、装配工作等也牵扯到几发任务的进度,一旦延误,整个计划都要调整。面对这种困难,“两总”系统只能在发射场和北京之间来回奔波。

  一个月下来,他们要往返三至四趟,身体还来不及适应1800米的海拔,工作地点已经变换,型号总师姜杰和副总指挥金志强常会因此失眠,有时不得不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两总’系统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无论是回北京还是到发射场,都必须马不停蹄地准备各项工作。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可以想象到他们的疲劳程度。”钱玲说。

  突发情况的执行力

  在突发情况面前,长三甲队伍表现出的执行力同样出色。今年9月份的时候,按照计划安排,长三乙遥33火箭已经转移到发射阵地,准备工作也已经进行了一大半。但是由于任务临时调整,要改为先发射长三乙遥32火箭,再发射遥33火箭。

  接到任务后的试验队员立即将遥33火箭从发射阵地拆分下来,运回技术阵地,然后迅速投入到遥32火箭的发射准备工作中。9月12日,长三乙遥32火箭按期将一颗通信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队员们在短时间内将整个任务完成得非常好。

  型号总指挥岑拯说:“我觉得对队伍来说,只要是我们布置好的事情,大家都能不折不扣的执行。”

  最后撤离现场的人看不到发射

  来自102所的小伙子冯志军负责推进剂监测。从今年春节开始到现在,他已经去西昌执行了5次任务。此前他也前往发射场,执行“高分四号”卫星发射即今年宇航型号的收官任务。

  推进剂检测岗位是最后一批撤离现场的人。直到发射塔架打开后、负15分钟前,他才会撤到距离现场约200多米的防空洞中。小冯说,虽然在洞里看不见火箭发射,但能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可以想象那画面一定很震撼。

  一年去那么多次现场却看不到发射,会不会觉得遗憾?他这样回答:“推进剂监测虽事小,但关系到型号的顺利发射,也关系到试验队员的人身安全。身为航天人,能为航天事业付出一份力量,这是一种荣幸和自豪。”(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