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泄题门”亟须找出治本药方

2015年12月29日 09:56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 

  12月27日,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束。当晚,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日前接到举报,反映有考生收到个别科目部分试题的作答与考题内容相关。教育部有关部门立即报请公安机关进行调查。

  前有泄题,今又泄题。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一次,该怎样弥补考生的损失?2016年考研再次出现泄题事件,伤的不仅是考生的心,更事关教育的公平公正。我们必须要抑制这股坏风气,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拔舞台。泄题事件是对辛苦准备考试的广大考生极大的不公,尤其是这么大范围的泄题事件,牵扯到众多考生的利益,希望此事的处理,能尽快找到“治本药方”,杀一儆百,对其他各类泄题或舞弊事件起到震慑作用。

  让人纳闷的是,泄题事件为何屡屡出现呢?2010年的考研中,郑州大学的研究生考试出现考题严重外泄的情况。2012年的英语考研也被曝出“泄题门”事件,且涉及多个考点。今年的考研泄题事件,又有不少考生收到个别科目部分试题的作答与考题内容相关。考研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近年来屡屡发生泄题事件,折射了相关部门监管工作的不力,说明有关考试流程管理及试卷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监管体制存在漏洞。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如若社会上形成更综合的人才评价体系,不去刻意强化考试,社会就不会去过度关注考试,分数就不会成为重要衡量尺度,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泄题事件。但就目前的国情而言,考试仍然是检验人才的不可或缺的“绿色通行证”。因此,只有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才能确保甄选出来的人才货真价实。

  人们常说,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透过2016年考研泄题这起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在利益的“糖衣炮弹”下,泄题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现实当中,不只是考研,诸如国考、司法、会计等考试,各种“泄题门”同样裹挟着这样那样的利益纠葛。事实上,每一起泄题事件的背后,都交织着隐秘的利益链。可以说,泄题是这条利益链“点燃”的,其中掺杂着利益勾结、权力寻租等现象。

  从古至今,凡是考试都难免衍生各种各样的“考试经济”,不少人利用考试这一平台从中牟利,“钱能买到一切”的丑陋潜规则依然根深叶茂。如果不彻底斩断考试泄题的利益链,从试卷命题、印制、分发、运送、保管等环节严格把关,仅靠“事后诸葛亮”式的补救方法,难保下一次不发生类似的泄题事件。对泄题事件,不仅仅需要司法介入进行严厉打击,更需要通过事件吸取教训并找到“治本药方”,建立健全相应的防控机制和应对机制。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杜绝泄题事件,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编辑:刘湃】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