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海三江清水向东流

2016年02月26日 18: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西宁2月26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青海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黄河以及“东南亚母亲河”澜沧江“三江”的发源地,近些年,在“三江”水量持续丰盈的同时,还实现“三江清水向东流”,“三江”沿线民众也初尝生态的“甜头”。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资源水政处高级工程师段水强此前介绍,2005年至2014年,以“三江”为代表的青海省多年平均地表水水资源量较1956年至2000年增加了19.1%,虽然2015年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近十年青海省地表水进入丰水期证据确凿。

  “三江”水量增加,水质优良率仍然“坚挺”。据青海省环境保护厅监测数据显示,近些年,青海境内的长江干流国控直门达断面以及黄河干流门堂、唐乃亥断面水质常年为I类或Ⅱ类,水质状况优。

  外地游客在青海贵德、化隆、循化等县一览黄河美景时,总是惊叹,“这是黄河吗,怎么是碧绿色的,为啥不是黄颜色的”。更有文化学者建言,把“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改为“天下三江青海清”更贴切。

  201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下同),实施了黑土滩治理、退牧还草、人工造林、湿地保护、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野外巡护、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监测等项目。

  根据中国科学院对三江源项目开展的综合评估,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提升,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突出表现在“五个增”,即水资源总量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农牧民收入增加、发展能力增强。

  青海省长郝鹏在该省“两会”上评价说,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增草、增绿、增水成效显著,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青海湖水域面积为15年来最大,湿地面积跃居中国首位。

  生态好转,沿线民众也初尝“甜头”。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农民马海林,五年前,和乡亲们一起,依托流经家乡的黄河水,筹资搞起了冷水养殖场,“青藏高原”+“黄河水”的“金字招牌”,产品一上市,饱受北京、上海等高档餐厅的青睐,年产值实现上千万元。

  为推介黄河水优势,扩大地区知名度,每年冬季和夏季,青海都会举办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数次抢渡黄河的冰岛游泳选手Kristin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她的上游游泳,感觉很酷,参赛也一年比一年开心。”

  郝鹏表示,未来,要加快推进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大美青海”新优势。(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