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会特写:投向人民大会堂的目光

2016年03月05日 15: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投向人民大会堂的目光

  中新社记者 郭金超

  5日一早,出租车师傅闵铎驾车驶经长安街时,目光不由投向这座已不知经过多少次的人民大会堂。他说,这里定下的“大事儿”将影响自己的生活。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当天在这里开幕,中国政府要向大会提交过去一年的述职报告,提出未来工作部署。

  像闵铎一样,有更多人今天将目光投向这里,关注中国,关注着与自己相关的未来。在闵铎路过的大会堂前广场上,千余名中外记者为占据采访有利地形,早早排起长队,通过他们手中的镜头和笔,让世界聚焦于大会堂。

  而此时,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已做好准备,今天他将同近3000名代表一同走进大会堂,以理性目光,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9时许,会议正式开幕,全场起立,奏唱国歌,中国年度政治盛会揭开大幕。

  掌声中,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走上讲台,向台下深鞠一躬。在接下来两个小时内,他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人大代表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修改意见。全场近5000名代表、委员以热烈掌声作出回应。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没有人会预料到,中国经济去年会遭遇严峻考验。然而通过两会前中国政府晒出的工作“对账单”可看出,尽管困难重重,中国政府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全年经济增长6.9%、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经济增速……会上,在李克强向大会代表汇报上述情况时,掌声在场内长时间响起。

  投向大会堂的目光,可从这里读懂,中国如何在面对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保基本、惠民生、兜底线,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在全力应对短期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还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专门章节向大会概括了冲刺“路线图”。作为这份文件的详版,近150页的计划纲要草案也印发到代表手上,请他们审议。

  在这份文件中,未来中国如何走出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道路,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继续攻坚克难都一一详述。

  新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启,在开局的2016年,中国经济依然要爬坡过坎。开局之年,中国如何实现良好开局?各方瞩目。

  闵铎关心政府如何进一步治理交通拥堵?自己的钱罐子、米袋子和菜篮子在新一年有啥变化?

  从事新能源行业的张天任关注国家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最新政策和未来规划。

  国际舆论关切中国经济前行的列车如何换档升级,改革开放的大门是否依然敞开?

  “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中国要始终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在李克强对今年工作的具体部署中,人们读懂中国政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进一步改善民生和始终不渝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大会堂里的这一切,由客户端、微博、微信和电视等各种媒介迅速传递,吸引着各式屏幕前的万众目光。

  依照法定程序,中国政府的这份报告,未来十几天要在两会平台上,接受代表、委员们审议和讨论,迎接更多审视甚至挑剔的目光。

  政府是否依法决策,部署是否科学可行?政府工作如何做得更好?施政者和监督者的目光将在此平台上交汇,而这也正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意义所在。(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