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代表团媒体开放日越多越好 一次传递信息有限

2016年03月14日 10:19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代表团媒体开放日越多越好

  我看两会

  “3月5日下午15点,江西、辽宁、澳门代表团安排开放。”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一开幕,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的这则公告就立即在记者的朋友圈里迅速刷屏。截至3月12日,全国人大会议已经举行了36团次的开放日活动,其中仅澳门代表团就已安排了3次。

  2006年开始,两会大会新闻中心提出了“所有代表团至少向境外记者开放一次团组会议”的要求。自此后,开放日已经逐渐成为大会期间代表团的“规定动作”。

  从这些年的执行情况来看,开放日显然成了各代表团与中外记者不避焦点、直面问题的舞台,也获得了中外媒体与公众的信赖与好感。以今年舆论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例,像两会首虎王珉“落马”、天津港爆炸事件、天价鱼事件等问题,媒体都是在各代表团开放日上听到了各地对此事的进一步解释与回应。毫无疑问,越是以不讳家丑、直面问题的态度回应质疑,越能体现出地方的开放胸襟与自信,也越是对舆论监督的积极回应。

  就目前而言,各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口碑,但也并不是无懈可击,尚有一定提升空间。比方说,能否安排更多的开放次数?还比方说,能否安排更多的开放时间?在今年有的地方代表团开放日上,由于时间紧、记者多,只有7名记者有幸获得提问机会。获得最后一次提问机会的是一名女性记者。她喊出“明天是三八妇女节,请给女记者一个机会。”方能如愿以偿。

  每年地方上发生的大事件可能不止十件八件,每个代表团开放一次,每次只开放几个小时,媒体可能感觉提问不过瘾,自然向公众传递的信息也有限。在这个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的舞台上,各代表团不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媒体开放日,彼此增强对话、加深了解。在互联网+时代,各代表团越是开放,越会被视为谦虚、自信的表现,这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加分项。

  □陈小二(媒体人)

【编辑:王忠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