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寨罗”可恨 “缺心眼”更可怕

2016年03月25日 16:0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周科 胡林果)近日,网曝国内某顶级名校校长会见的英国著名财团大亨“奥利弗·罗斯柴尔德”竟然是个冒牌的山寨版,尴尬之余令网民愤愤不平。其实,“中招”的不只是高校,还包括我国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山寨罗”的招摇撞骗行为固然可恨,而我们盲从的“缺心眼”就更可怕。

  2013年以来,打着“奥利弗·罗斯柴尔德”名头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我国多个城市。从访问香山书院,参观金丝楠,考察山东淄博古城,到出席深圳慈展会论坛发表演讲……在这些公开报道的10多场活动中,他的身份从未引起过接待方的怀疑。头顶国际金融投资家、企业战略家和国际慈善家三大“高帽”,屡屡成为“座上宾”,出尽风头也赚尽名利。

  外宾到访,以诚相待也是人之常情。接待假冒的“山寨罗”,并非我们企业家无知,也不是高校校长无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热情招待外宾是对他国的尊重,也是对外宾的一种信任。而心怀鬼胎的“山寨罗”公然利用名人效应,编造诸多头衔实施公开行骗,失去的是国人的信任。

  不过,在谴责“山寨罗”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在国内外互动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当下,我们应改变盲从的媚外心理,树立理性的甄别意识,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异国他乡的访客。当遇到被赋予多种“头衔”和“标签”的人或事时,应擦亮眼睛,多留一个心眼,避免“自蒙双眼”的现象再次发生。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