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校长们怎么看北京新中考: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权

2016年04月07日 15:2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对于新出台的中考改革方案,京城校长、教师们普遍认为,方案的最大亮点在于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尊重了学生的多元兴趣。不难发现,北京市中考改革方案体现了首都特色和推进优质均衡教育发展的“北京理念”。以考试引导教学,将以往更多地关注试卷的难度、题型,转移到关注教学的导向和实际需要,由此也将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促进教师教学的改革。

  将学生的优点特长再放大

  除语数外三科必考外,其余五门学科进行选考是此次北京中考改革一大亮点。之前,北京市中考科目相对固定,此次中考改革,将之前所谓的“小科”,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全部纳入考试科目,同时,学生可以在这些科目中五选三。

  ■点评人

  109中学校长封学英

  北京市这次中考改革力度是近些年力度最大的,新中考方案把更多的选择权赋予了学生,照顾到了各个层面的学生需求和发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改理念。新中考方案中化学和生物合在一起,允许学生在除语数外的其他五科中任选三科,在选项中至少有一科为理科,这也是国家侧重自然学科的一种体现。此外,到高中以后学理科的学生比较多,这也是一种兼顾。

  ■点评人

  156中学校长王勇毅

  新中考方案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很多改革举措落实的助推器。考试方案的转变只是一种形式,关键是带动教育工作者转变固有的观念、理念。学校考试不会再像以往那样给学生排队了,带动了校长、教师在育人理念上的进一步变化。

  ■点评人

  京源学校副校长孙清亚

  目前教育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没有热爱的东西,这是很可怕的。本次中考改革给学生更多选择性,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特长并加以培养,学生可以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得到最好的发展。

  越来越重视动手能力的考查

  新中考方案越来越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方案中规定,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门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每科都包含10分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分数。

  ■点评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点纳入中考值得肯定,这对于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都有益处。在国外,学生的自主动手水平评价,由具有一定资格的学区教师来评价,当然,老师需具备一定的诚信度。

  ■点评人

  京源学校副校长孙清亚

  学校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方面一直有所尝试,每一次外出实践都是几个学科并行设计教学方案和任务单,保证每次外出学习都有收获。学校目前都处在摸索阶段,还没有具体的成型的操作方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记录和评价问题,也是很多学校普遍需要了解的。此外,拿10%的课时到课外,但是课内学习时间和教材没有变,老师们觉得时间还不够用。

  全链条改革

  考试评价面更宽

  新中考方案中明确表明,要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扩大选材范围,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点评人

  156中学校长王勇毅

  新中考方案不会影响学校原有的教育质量,因为义务教育的知识点和难度都没有变化。不过是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调整。以往学校教学注重在学科知识点上的深入,以后随着科学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会突破教材、课堂等方面的限制,更加注重学生体验性学习,更加注重知识的宽度,更需要校长进行精细化管理。

  ■点评人

  109中学校长封学英

  中考的作用不仅仅是考试本身,而是这种导向性作用,向下延伸到小学阶段,注重对学生全科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到初中以后,在全科培养的基础上,又鼓励学生有所专长。新中考方案将会为学有所长的孩子提供一个更适应他们学习、发展的新途径。

  ■点评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

  我国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因此中考难度不宜过大。此外,考试内容和范围不宜过窄,建议中考多考查综合性的知识,而不是单纯地只考某一学科,同时,教学与考试要有一致性,考试内容出现综合性问题,那么平时的日常教学就需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编辑:尹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