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对习近平在亚信外长会上的讲话,参会代表怎么看?

2016年04月29日 23:26 来源:新华社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出席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参会外方代表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高瞻远瞩,富有远见,为进一步深化地区安全合作和推进亚信进程指明了方向,同时期待中国的发展为各国提供更多机遇。

  为亚洲安全合作指明方向

  习近平在讲话中就如何坚持和践行亚洲安全观提出四点主张:把握方向,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互谅互让,坚持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议;循序渐进,探讨建立符合地区特点的安全架构。

  巴基斯坦总理外事顾问阿齐兹:习近平主席的发言登高望远,鼓舞人心。亚洲各国应该增进对话,促进了解,齐心合力谋求地区和平、安全、发展的美好愿景。此外,加强亚洲安全合作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探讨建立符合地区特点的安全架构”,恰逢其时。

  孟加拉国外交国务部长阿拉姆:中国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是务实之举。这次习近平主席强调“以对话增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表明只有坐在一起才能对话,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促进安全合作。

  斯里兰卡外长萨马拉维拉: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对亚洲安全而言意义深远。对斯里兰卡而言,期待本地区能够在这些观点指引下营造更加和平稳定的环境,带动更加活跃的经贸合作。

  哈萨克斯坦外长伊德里索夫:习近平主席就亚信发展提出的主张富有远见,哈方将继续支持中方做好主席国工作。

  期待搭乘中国发展列车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中国发展将继续为各国创造更多机遇、给各国民众带来更多福祉。中国人民将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帮助和支持各国人民实现各自的美好梦想,一道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亚洲梦,共创亚洲美好未来。

  阿拉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孟加拉国很愿意参与到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来。目前不少中国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已在孟加拉国运转或即将启动,我们对中国企业充满信心。

  阿齐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前景广阔,展现了中国的领导力以及互利共赢原则,巴中经济走廊就是这个倡议的旗舰项目。中国不仅致力于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合作,而且把中国、亚洲和世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乌克兰外长克利姆金:乌克兰希望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强与中方在联合国、亚信等多边框架内的协调配合。

  泰国外长敦·巴穆威奈:泰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同中方一道,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推动铁路合作项目如期开工建设,继续深化澜湄合作和中国-东盟关系。

  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坚定维护自身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坚持通过同直接当事国友好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议。中方愿同东盟国家一道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俄罗斯认为南海问题应由有关当事国通过直接对话谈判的政治外交手段加以解决。域外势力不应干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法准则,包括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达成的协议,是应当遵循的法律基础。

  白俄罗斯外长马克伊:坚定支持中方通过双边协商妥善解决南沙部分岛礁争议的公正立场,反对单方面诉诸所谓国际仲裁。坚决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反对无关方向当事方施压,相信当事方完全有智慧、有决心、有能力以和平方式找到各方都接受的方案。

  中巴外长就南海问题达成共识:双方认为南海有关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根据双边协议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通过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双方认为域外国家应充分尊重中国和东盟国家为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所作努力,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伊德里索夫:哈方完全理解和尊重中方的立场,认为有关争议应由本地区直接当事方通过双边对话谈判解决。(采写记者:王慧慧、王卓伦、杨依军、臧晓程)

【编辑:吉翔】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