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总体规划打响“瘦身战” 城市不再“摊大饼”

2016年05月26日 18:48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央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昨天,在北京市“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上,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对正在编制中的北京市总规和城市副中心规划亮点进行详细解读。

  具体来看,北京这个“新版”总体规划一大亮点是:头一回由“增量”规划转为“减量”,推动建设用地“减量提质”,逐步降低平原区开发强度,到2020年控制在45%以下,远期力争下降到40%以下。而在减量的同时,要优化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结构。一是要压缩生产空间规模,提高产业用地效益。二是要适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三是要大幅度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北京“新版”总体规划的另一亮点是“区域协同”,打破“一亩三分地”,站在更大尺度上统筹考虑城市空间布局。积极与河北廊坊、保定、天津武清等北京周边市县开展规划对接,建立机制,努力实现“规划一张图”。

  与此同时,一幅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蓝图也正在描绘之中。王飞表示,原则上城市副中心不再建设封闭式居住社区。

  北京“新版”总体规划打响瘦身战,城市摊大饼将成为历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马庆斌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关于北京“新版”总体规划,您解读出了哪些亮点和变化?

  马庆斌:从公开的信息看来,“新版”的总体规划还在试图将北京城区的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打造出更加和谐宜居,更加具有发展活力的城市,但是它又希望在规划层面上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

  它提出来三地规划的对接及建设的衔接,共同绘制了一幅蓝图,打破了“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不再像以前那样各唱各的独角戏,而是一起大合唱。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规划会涉及到多方的利益,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具体说来,关于亮点,我认为可以简单总结为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减”,“摊大饼”式的城市管理和建设将成为历史。第二个字就是“加”,我们要打造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又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城市。例如增加绿色的空间、社区公园的数量、居民建设用地的数量,包括保护传统的街道、建筑、古树、古景,古村落等。第三个字是“通”,也就是我们大家理解的交通顺畅。

  此外,积极与河北廊坊、保定、天津武清等北京周边市县开展规划对接,建立机制是寻求打破行政边界的藩篱,实现协调发展。未来规划的修编还应该坚持一些好的做法,例如让更多城镇居民参与讨论规划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让规划更加注重细节、注重民生。

  另外,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我们要让一些有意愿参与建设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积极推进PPP的发展。我们的城市规划不仅要编的好,更要落实的好,更重要的还是在编制的过程中更多的体会“多规合一”。

  经济之声:此前,一则有关“京津冀地区不再新增建设用地”的消息,挑动着楼市敏感的神经,人们心里咯噔一下:房价估计要大涨了。事实上会这样吗?

  马庆斌:这个我们不用过多的担心。因为它只是划定城市的边界,让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服务于老百姓的生活。我们会逐步缩小传统产业,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居民的建设用地,包括商业发展的建设用地。这在总量上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稳定和平衡的过程,就是总量在减,但是结构在调,未来的房价应该会逐步稳定。

  经济之声:原则上城市副中心不再建设封闭式居住社区,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马庆斌:因为过去我们国家的小区面积可能特别大,很多企业都和居民区混在一起,从而导致城市交通堵塞。但是如果我们不再建设这种封闭式小区,就能够使得这个小区的道路变的更加畅通。另外,未来打破封闭社区的建设是让更多的人去分享绿地和空间,从而使得城市更加和谐、更加宜居。

【编辑:高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