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为高考报志愿 山东家长花千元网上咨询

2016年06月17日 15:00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随着高考成绩公布日期的临近,如何填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根据省招考院的统一安排,6月16日至17日9点至17点,考生可登录填报志愿网址(http://wsbm.sdzk.gov.cn)进行志愿填报模拟演练。面对复杂的“平行志愿”,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加“拿不准”了,随之而来的志愿填报“神器”也日益火爆,不过这些号称背靠大数据的“神器”真的靠谱吗?

  本报记者 许亚薇 实习生 尹鑫

  APP多是静态数据缺少分析对比

  在手机应用商店里,齐鲁晚报记者随机下载了“报考无忧”“报考大学”“高考报考助手”“报考宝宝”“高考好志愿”“高考帮”等6款APP进行比较。其中,除了需要付费的“高考好志愿”使用体验相对较好,具有“根据分数推荐学校”功能,其余几款APP多属于信息整合,仅提供学校相关信息及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需要自己评估录取几率。同时,记者还发现“报考无忧”提供的信息存在较低级的错误,例如作为“985”“211”工程高校的华北电力大学,仅标注为“211”高校。除了APP,网页类志愿填报网站数量也不少,但是价格相对较高,例如“高考志愿决策网”的VIP用户价格为840元,针对普通文理考生实行一对一指导填报,有模拟填报环节,对投档风险也进行了说明。

  在比较过这些APP后,记者发现它们推荐的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同时也可以节省查询时间。不过在移动教育互联网公司申请方相关负责人隗璐看来,此类志愿填报类工具,主要提供高考相关数据查询,大都是静态数据,很少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对比性不强。

  学校发的50元卡最终升级成千元卡

  2015年夏天,为了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来自济南的吕先生分两次升级了他的“志愿填报”智能卡,最终升级为一家专业志愿填报网站的VIP。“卡是孩子学校发的,每个人交50块钱,一开始都不知道有什么用。”吕先生说,后来高考完,选学校和专业的时候登录上去看了看。

  随着对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了解越来越多,有时候想查询高校某一专业的具体分数,录取最高分最低分,有时候又想对几个高校进行比较,50块钱的普通智能卡已经无法满足吕先生的需求。后来,他分两次对卡片进行升级,最终花费1000元。

  “这个东西的好处,就是把海量散落的数据全部集中起来,轻松地利用搜索功能查找到想要的信息。”吕先生说,孩子的分数高出一本线不到50分,通过搜索,我知道他具体可以考到哪些学校、哪些专业,然后再进行细分选择。

  在吕先生看来,虽然花了1000块,但这些钱花费得还是值的。“唯一不太认可的,是模拟填报后可以把志愿填报表给专家看,但是专家回复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太大含金量。”

  2008年试点平行志愿让填报软件有了空间

  其实,在2008年以前的录取规则下,志愿填报软件是没有生存市场的。

  自从2008年教育部开始试点平行志愿以来,越来越多的省区开始加入到改革行列。山东省2013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今年已经是第四年。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在投档时按考生总分进行排名,从高分到低分逐个投档,也就是说,平行志愿投档,名次比分数更加重要。

  “目前的报考方式,能让考生有更大几率进入到分数匹配的院 校。”隗璐说,因此往年的数据在填报志愿时所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

  吕先生在成为VIP卡持有者后,他可以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比如说,某一高校的某一专业录取10个人,甚至10个人的分数全部可以罗列出来。”有些人质疑会不会有信息泄露的现象,在这一点上,隗璐表示,所有数据均为统计数据,并不涉及某个考生的个人信息。举例来说,我们关注有多少人考了600分,但并不关注都谁考了600分。

  填志愿不是“公式化”的事情

  在志愿填报专家张艺执看来,这些志愿填报APP或者网站确实给考生提供了方便,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据的真实和权威。“目前网上的志愿填报网站或APP很多,数据来源也很乱,有的甚至无法说出数据来自哪里。”

  除此之外,张艺执表示,对于志愿填报功能,设计开发者是否懂得当地政策和录取原则也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有些时候高校之间的录取原则是不同的,需要有真正的专家对这些功能进行指导。“数据的权威性与实用性相一致,才能为考生提供最大化的帮助。”

  最后,张艺执也对考生志愿填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填志愿不是“公式化”的事情,而是个人化行为,需要“知己知彼”,知道自身的优势和缺点,知道自己的爱好和未来规划,同时也知道高校专业的录取规则,根据自身情况来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咨询要价上万说是大数据其实是幌子

  在网络上,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系列产品。记者根据网站提供的400电话,进行了电话咨询。在电话中,一考后填报志愿机构的工作人员给出了报价:12800元、24800元、29800元、39800元四个价位,分别对应不同工作年限的老师。

  此外,很多咨询机构还推出了专家级套餐服务,包括潜能测评、生涯规划加志愿填报,套餐种类丰富,费用也居高不下。如资深专家的全程服务费是39800元,培训机构承诺,整个服务过程会一直持续到考生被大学录取。

  当记者对交费后是否能保证被录取心存疑虑时,几乎每家机构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并且都表示,他们所提供的方案是运用大数据得出来的,可靠程度非常高。那么,在一份价值数万元的填报志愿方案里,大数据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在采访中,各机构都主打运用大数据进行志愿填报。数据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考生经过各种测评后得出的数据,另一组为各机构平台储存的数据库。面谈时,机 构负责人介绍,数据库里的数据只是志愿填报参考依据的一个方面,而机构聘请的资深专家的分析建议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考生来说,面对复杂的报考规则,如果能够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大数据库,根据近年来全国招考数据、各校高招政策、各专业前景等做出数据分析,这确实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目前能够提供报考咨询的各家机构谁又能拥有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呢?实际上,某在线教育机构人员透露,并没有很明确的大数据分析方式。同时专家指出,如果数据推测出某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很低,从而就会出现很多考生报考这个专业,反而会把分数抬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这些数据只能呈现过去,不能预测到未来。当考生依据数据做出选择时,就会改变这个数据未来的状况,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留心。” 据央视

【编辑:左盛丹】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