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河北科大第二学位违规招生 已违规11年去年才叫停

2016年06月23日 17:57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央广网石家庄6月23日消息(记者管昕)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中国之声报道了河北科技大学第二学位违规招生,上百毕业生追要学位证的事情。今天上午,河北科技大学回应称,作为一所正规高校,不可能随便招生。而河北省政府学位办相关负责人透露,河北科大第二学位的违规招生已11年,直到去年才被发现并叫停。针对遗留问题,河北省政府学位办昨天已提出处理意见。正式处理结果有望近日公布。

  “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么大的一个公办高校,不可能随便不讲信誉地招生,这是不可能的。”今天上午,河北科大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功告诉记者,学校正在积极处理此事,但还没有成熟的处理意见发布。

  记者注意到,早在去年7月,河北省政府学位办就已函告河北科大,其工商管理专业的第二学士学位严重违规,责令其整改,立即停止此类招生行为;已违规招生并就读的,不得再发放第二学士学位证书;撤销违规招生并已发放的证书,做好善后工作;将违规招收学员名单及处理结果报省政府学位办。

  一年过去了,河北科大善后处理进展缓慢。学校相关负责人尚未就此接受采访。那么,学校上报给河北省政府学位办的处理结果是怎样的?学位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已经停止招生了,第一条落实了。如果他说这么大的一个大学,不会有问题,那为什么要停止招生呢?后边三条整改没有落实。学校拖着不办,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学校不整改,没善后,学生们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没有结果,只能求助媒体。记者昨天以学生身份致电学位办,投诉学校善后处理缓慢,工作人员称,那去找学校去吧,学位办又没有收学费。给学位办说也没有用,学位办只针对业务。具体怎么办,那就维权呗。

  实际上,河北科大善后处理缓慢,主要原因是学校并不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违规。时隔一年后,主管部门和校方才坐在一起,商讨如何善后。昨天下午,河北省教育厅约谈河北科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校的认识问题。学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解决认识问题,学校认为他们很正规,办的很好,不认为他们是违规办学,所以后期处理很迟缓。

  第二学士学位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双学位、辅修专业。双学位与辅修都是在本科阶段通过申请进行修读,不涉及考试选拔,而第二学士学位不仅要通过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还要求报考者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对学制也有明确要求,它相当于研究生教育培养。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第二学士学位和双学位的区别。学位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开设第二学士学位需要教育部严格的计划审批。

  他表示,必须经过教育部授权,然后教育部公布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计划,但河北科大没有国家的计划。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得拿到第一学士学位以后,才能再攻读第二学士学位。

  据介绍,从2004年开始,河北科大已经违规招生11年之久,学位办是去年用人单位向其反映后,才发现并叫停的。

  学位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3年以后,它违规招生,实际上有一个大环境问题,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第二学士学位的吸引力就明显减小了。河北大学第二学士学位也因生源的问题,就停招了,但是河科大没有停,就开始违规招生。

  有教育专家指出,现有计划式的第二学士学位审批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高校市场化的发展需要,以及鼓励学生跨专业辅修的多元化需求。对此说法,学位办相关负责人并不认同,他表示,已经给河北科技大学批了9个专业读辅修,现在一直在办着。不是说,没有给他们出路,他们既想双学士学位招生模式,从在校生中招,又想享受研究生进修班的待遇,吸引生源可能更多一些,这种办法是不合适的。

  河北省政府学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善后处理事宜,学位办昨天已经给出初步的处理意见,最终的处理结果还需要校方和学位办进一步沟通。他指出,善后处理的政策已经放的很宽了。发学士学位证书,也承认,发双学士学位证书,也承认,但是发第二学士学位证书,享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高一级待遇,这是不允许的。因为不符合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的招生条件。

  有关事情进展,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第二学士学位设计之初,目标是培养跨学科高层次人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学士学位的培养定位和制度设计,也走到了十字路口。既然按照现有政策,学校已经违规,就该立行整改,绝不能让学生买单。主管部门更不能对违规后知后觉,甚至对善后结果,坐视不管。希望那些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回想起母校,内心依然感到亲切和温暖。

【编辑:陈鸿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