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中国下一代载人飞船渐露真容

2016年06月26日 19: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电 题:中国下一代载人飞船渐露真容

  中新社记者 张素 高凯

  载人登月,载人探火,当中国航天人提出要向更远的深空进发,他们需要更舒适、更经济、更高效、可以支持远行的“代步工具”——新一代载人飞船前期研发就此启动。

  26日,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按照预期,成功着陆于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东风着陆场。此前一天,该返回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主任杨雷,是多用途返回舱飞行任务专家。他说,缩比返回舱的高度约2.3米、最大外径2.6米,总质量约2600千克,缩小比例是为节省科研经费。

  缩比返回舱与神舟飞船返回舱长约2米、直径2.4米的指标相似。但两者的气动外形截然不同。神舟飞船返回舱是“钟罩式”,新的返回舱更像一颗“子弹”:头部小巧、底部敦实,理论上将使载人飞船拥有更强的再入大气层能力。

  此前,研制团队已在地面做了模拟仿真、实物检验、风洞试验等,到底不如一次飞行试验所得更为准确。杨雷说,借助在舱内配备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获取返回再入过程中返回舱的气动力和气动热特性参数。

  这次试验还有一个目的:验证下一代载人飞船能否“重复使用”。

  由于维护成本高昂,美国航天飞机虽说是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却也是“徒有其表”。中国航天人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从结构突破。“新一代载人飞船将把最外面的烧蚀层改为‘可拆卸结构’。”杨雷说,待返回舱返回地球,再把烧蚀层“以旧换新”。比如这次的缩比返回舱,就使用“金属结构+防热结构”的双层热防护设计。

  此外,缩比返回舱还采用了新型合金材料,比当前航天器普遍选用的铝镁合金相比强度更强、韧性更足、抗压能力将提高近八成。这副“钢筋铁骨”必须经受住此次苛刻的返回环境考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院长张洪太表示,一旦试验成功验证中国新一代多用途飞船的返回舱新气动外形,以及突破航天器可重复使用设计、验证及评估技术,中国载人深空探测技术将迈上新台阶。

  杨雷还说,根据设想,中国新一代多用途飞船的整体性能将实现跃升,可以比神舟飞船搭乘多一倍的航天员,并到达更远的深空,与美国的“龙”飞船、俄罗斯未来载人运输系统PPTS等相比也毫不逊色。(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