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新一代飞船可搭乘航天员数量将翻倍 满足载人登月任务

2016年06月27日 01:3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6月26日15时41分,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的成功回收,为后续新型载人飞船的论证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奠定了重要基础,标志着我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既定目标全部实现。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于25日晚间发射成功,19多个小时后长征七号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也成功着陆,外观良好,状态正常。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后,其搭载的“上面级”和返回舱组合体飞行第13圈后,开始实施第三次轨道控制,进入返回轨道。当组合体飞行至高度约170公里处,返回舱与“上面级”分离。着陆场系统的测控设备开始实施测控跟踪,在经历再入大气层、通过黑障等阶段后,待返回舱主伞打开,搜索回收系统展开作业直至回收完毕。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的成功着陆,为多用途飞船返回舱气动外形设计等关键技术、打造我国未来载人深空探测“生命方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多用途飞船返回舱是瞄准我国未来载人深空探测,全方位满足后续再服务应用以及低成本天地往返运输的使用需求。”多用途飞船返回舱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院长张洪太说。

  张洪太介绍,出于节省科研经费的考虑,此次执行任务的多用途飞船返回舱是正式型的缩小版,高约2.3米,最大外径2.6米,总质量约2600千克,重约2.8吨。

  不同于神舟飞船返回舱先辈们的“钟罩式”造型,它呈倒锥形,像一颗“子弹”。别看身材不高,可身负重任,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承担着我国首次在轨获取返回舱自由飞行气动数据,首次探索可重复使用设计、验证及评估技术,首次验证金属材料性能及制造技术等艰巨使命。

  “虽然我们在地面会通过模拟仿真、实物检验、风洞试验等多种手段来验证,可不如上天飞行试验准确。”多用途飞船返回舱项目技术负责人杨雷说,这些新技术是实现多用途返回舱安全可靠的“命门”所在。

  长征七号载荷组合体行政负责人唐亚刚说,今后的返回舱将载人更多,在轨飞行时间会更长。同时,通过对可拆卸防热结构设计、新型轻量化金属材料制造等关键技术验证,对结构可重复使用设计和设备可重复使用技术进行研究。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飞行任务是未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飞行试验规划的第一步,将开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研制工程的序幕。

  随着这些技术的验证成功,我国新一代多用途飞船将再添利器,整体性能将实现跃升,除了和神舟飞船相比可以搭乘多一倍的航天员,还能到达更远深空,满足未来载人登月、载人探火等任务。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