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特写:洪峰平静通过“千里淮河第一闸”

2016年07月23日 19:3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合肥7月23日电 题:特写:洪峰平静通过“千里淮河第一闸”

  新华社记者陈诺、杨丁淼

  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22日迎来今年首次洪峰。22日7时,王家坝水位达到27.72米,超警戒水位0.22米。记者看到,淮河水面平静依旧,13孔闸门紧闭,王家坝闸下濛洼蓄洪区内只能看到一块块的积水,区内集市热闹如昨,生活平静如常。

  淮河左岸大堤外侧,靠近大堤堤脚的数十米范围内,一排排杨树大多已经被涨水淹没了一截子树干,个头儿矮小的已被淹到了接近树冠处。

  在保庄圩内,一条31.3米高、2.45公里周长的堤坝将1.26平方公里、8000人口与洪水隔绝开来。圩内犹如喧闹集镇,有民房、医院、学校,也不乏饭店、网吧等设施,整洁宽阔的道路两旁是一排太阳能路灯,广场旋转木马上的孩子们快乐地玩耍。

  在56岁的赵寿传家“家世兴旺”的匾幅下,一家老小悠然地吃着西瓜。家中11口人已在圩内居住了12年。“泥巴凳,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赵寿传回忆,过去每年一到汛期,一家人心都悬着。如今,最高水位来临,9岁孙女赵婉婷拉着爷爷的手嚷着要去坝上看涨水。

  保庄圩内日新月异的发展让陈保昌的水泥生意越来越红火。过去,一家人与邻居们挤在坝上生活,12口人住着70平方米的房子,“转个身都困难”。如今,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楼,在北京打工的儿子们也都回来操持家中生意,“洪水再大也不用担惊受怕,现在一年光是水泥生意就能赚上五六万元”。

  多年来,“舍小家、为大家”顾全大局的王家坝人开动脑筋,自创出庄台这样的蓄洪区安居模式。1968年大水后,王家坝人用肩挑、背扛一捧捧泥土,“燕子垒窝一般”,愣是在蓄洪区内垒起了一方方高地。

  如今,濛洼蓄洪区共有庄台131座,全部进行了护坡加固,建造保庄圩6个。按照当地的统一部署,李郢村400多名村民告别旧居,搬进新建的保庄圩,政府重新对庄台的房屋、道路进行了规划、改建。

  根据规划,“淮河风情庄台人家”的农家乐项目正在启动。王家坝镇镇长余海阔介绍,依托国家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瓜果采摘、甘蔗园、观景步道等将纳入旅游资源开发。

  尽管是一如既往地忙生产,但王家坝人没忘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走在王家坝镇的淮河大堤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流动巡堤岗,众人抄着铁锹在大堤内侧长满小草的缓坡上左敲敲、右敲敲,仔细检查堤脚有没有渗漏甚至是管涌。22日超警戒水位开始,所有巡堤的民工一起上了大堤,巡堤任务从镇分包到村,从村分包到户,确保每一寸大堤都有专人24小时负责巡查险情。

  当地村干部也将服务前移。在前期统计的基础上,村委再次对村民进行回访,核实每家每户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确保蓄洪区一旦启用,不让一户农民的利益受损。

  下午2时,在王家坝闸旁,游客渐多。记者遇到一位年轻母亲带着儿子从阜南县城赶来参观王家坝。她说,让孩子感受淮河广阔的水面,增长见识。

  而此时,王家坝闸达到今年最高水位27.86米,淮河今年首个洪峰正平静地流过。

【编辑:丁文蕾】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