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倡议书发布 吁智慧城市以“儿童为本”

2016年10月10日 18: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 沈嘉)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突破10亿。这意味着更多的中国儿童将在城市环境中出生和成长,而城市设施和服务也需要因应新形势而做出改变。

  10日下午,一场聚集中国、瑞典、丹麦等多国行业专家的“小小探索家:我的智慧城市”交流会在北京举办,共同探讨儿童发展与智慧城市的命题。

  瑞典驻华大使馆大使林戴安(Anna Lindstedt)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正站在城市化的关口,在进行城市现代化时,把城市变成智能型、友好型至关重要。”她认为,整个社会需要持续关注儿童权利,城市也有责任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基建设施,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来自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专家刘朝辉分享个人体验说,“能够让孩子安全地骑滑板车、上下地铁、上下天桥的立体交通并不是很容易实现,小学、幼儿园周边仍然拥堵,儿童丢失也成为家长担心的问题,这是过去社会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刘朝辉认为,上述新的挑战可以用科技手段来解决,例如用智慧城市的技术对学校周边的交通进行精准调控,还可以利用基于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可穿戴设备确保孩子的生活安全。此外,他特别提到,孩子的社会交往也应得到充分发展,公共机构和企业可以加强探索,让信息技术帮助孩子们在城市空间中找到更多伙伴,拓展他们的兴趣。

  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将儿童权利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应当成为一个重要共识,“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更好地、有效地连接儿童与城市、环境与生活,切实地提升人们现实和未来的幸福感,这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

  在该次交流会上,中国儿童中心、上海同济大学、瑞典驻华大使馆、丹麦文化中心和上海远东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倡议书。内容包括,“倡议以儿童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尊重儿童的权利和社会参与,努力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机会接触大自然和感知世界之美”,“倡议分享城市中优质的儿童参与和体验的公共空间生活”,“倡议国际化的儿童城市文化与教育的交流合作和经验分享”等。

  活动当日,新近出版的《童之境》一书也成为嘉宾的讨论样本。该书从斯德哥尔摩市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案例出发,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多项建议,包括“建筑设计优先考虑环境绩效和儿童安全”,“在市中心留出属于儿童的空间”等。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也成为“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倡议书的一部分,“我们今天为儿童所创造的空间环境形态、其构成的所有要素,以及形态背后的永续价值观,是我们赋予明天城市永续发展的保障。”(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