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续写“天神”情缘 再当完美红娘

2016年10月19日 0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北京10月19日电 题:续写“天神”情缘 再当完美红娘

  作者 朱纪立

  19日凌晨,北京航天城指控大楼里依然灯火通明。已入轨飞行的神舟十一号飞船追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主完成交会对接,为航天员打开太空的家门。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继成功护航“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交会对接,再当重任。

  加电校准 目标捕获

  随飞船发射升空的微波雷达要在太空正常工作首先必须通过系统自检。升空后的第20个小时,安装在“神舟十一号”上的雷达主机首次加电开机,顺利通过了自校准,之后与安装在“天宫二号”的应答机取得联系。数据判读显示双方通信一切正常。“天宫”与“神舟”以完美的状态在茫茫太空静候着最终的牵手。

  距离计划时间还有好几个小时,试验队员正在数据判读大厅认真做着对接前的最后准备。

  18日22时许,当神舟十一号飞船距离天宫二号还有200多公里的距离,微波雷达再次加电,为捕获目标进入工作状态。

  “一切正常!”看着监控器上不断传回的数据,微波雷达总设计师孙武说。微波雷达已三次服役交会对接,团队成员对产品的信心源于一次成功的设计理念,源于成千上万次试验的千锤百炼。

  监控显示器上,不断回传着两飞行器的相对位置信息,微波雷达主任设计师蒋清富带领大家仔细地判读分析。

  “有了,目标在这儿!”蒋清富指着屏幕说道。团队所有人屏气凝神,紧盯着监控器上的那个数字。对!队员们一边在纸上计算,一边点头。根据任务前“双想”会上分析的结果,这完全在团队的预期之中,这个结果远优于指标要求。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付毅飞 摄
资料图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付毅飞 摄

  稳定跟踪 精确测量

  目标捕获后,微波雷达紧紧锁定天宫二号,指针已过零点。

  软件工程设计师徐秋峰目光紧紧跟随测量曲线。看上去,线条很平滑。“这说明我们产品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还不错。”徐秋峰说。

  “不同轨道高度的空间环境不一样,轨道高度越高,空间高能粒子分布区域越广、粒子通量越大,对设备的危害可能性越大。”蒋清富介绍说,“整个立在舱外的微波雷达系统要抗击住空间高能粒子的冲击,必须有一套可靠的防护装备,才能适应空间站未来长时服役任务的要求。”

  此次执行任务的应答机正是因为搭建了一套自我修复系统,即便空间“枪林弹雨”,也能坚守岗位、不辱使命。

  不仅如此,在研制改进中,团队还充分考虑了后续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要求,在算法、体制上都留有冗余,可实现测量通信一体化。此次任务已不仅仅是总体对产品的考验,也是研制团队对自身技术的检验。

  “随着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任务的发展,25所不断开拓创新,研制的空间产品正在实现跨代升级和系列化发展。”微波雷达项目所级指挥黄宜虎说。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这是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出征前挥手。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任务圆满 对接成功

  扬声器里,不时传来指挥员下达调度口令和地面测控站、“远望”号测量船报告的声音。飞船与“天宫二号”相距约20米,微波雷达仍然跟踪稳定。

  试验团队成员紧紧盯着最新数据,他们已经连续工作18个小时了。

  “这都不算啥。”设计师小伙邓晓东笑得很灿烂。这群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年轻人身上,已刻下了隐约皱纹,留下了几缕白发。预产期已然临近,队员贺中琴仍旧在实验室忙碌,她说:“孙总那种执着坚守、科学求实的精神,是我们团队的榜样。”

  5年间,微波雷达四次参与任务,精神与技术不断传承,微波雷达产品随着每次任务的历练和总体的需求不断改进,降低功率、减小体积、减少功耗,每一点变化都要经历再次试验验证。由于研制周期紧张,项目试验执行“产品24小时运转、人员12小时轮班”的超负荷工作模式,研制队员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对家人的强烈亏欠,是“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团队精神始终激励着他们,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对接任务圆满完成!”指挥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团队成员激动地站起来,相互击掌、相互拥抱。

  对团队而言,任务远没有结束。随后的30多天里,他们还将时刻关注微波雷达的工作状态,继续保障航天员的太空之旅。(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