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除了足球,我们应该学习拉美人热爱生活的理念

2016年11月22日 12:5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专访:除了足球,我们应该学习拉美人热爱生活的理念——访中国社科院拉美文化研究学者郭存海

  新华社记者李家瑞

  中国和近30个拉美国家举办的“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21日在秘鲁首都利马隆重闭幕。“这是中拉文明互鉴最好的时代,”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文化研究专家郭存海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郭存海认为,近年来,人文交流在中拉关系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人文外交构成了中拉关系的新支柱。

  郭存海说,近年来,高层互访为中拉关系注入政治动力,引领中拉关系向前发展。在经济层面,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中拉文明互鉴也迎来了深入发展的好时机。

  早在16世纪,满载中国货物的商船就抵达拉美,拉开了中拉友好交往的序幕。而在新的时期,中拉文明互鉴也增添新的内涵。郭存海指出,中拉文明交往由过去的单向流动转为双向、多向交互,交流的载体更多元,内容也更丰富。400多年前,拉美国家的民众通过丝绸和瓷器认识中国。今天,中拉人民不仅通过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活动,更通过旅游、留学、工作等方式亲身体验,增进了解。

  近年来,中拉政治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为文化交流厚植基础,中拉人文外交迎来“黄金时代”。目前,拉美地区已建起36家孔子学院和11家孔子课堂。在中拉经贸往来中,许多商品本身就蕴含着国家形象,传递着文明信息。“交通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中拉之间的物理距离,为文明交流创造了更好的客观条件,”郭存海说。

  对拉美文化有着多年研究的郭存海说,拉美历史是一部外来者与原住民接触、融合的历史。许多拉美国家在经历了殖民主义的野蛮入侵和掠夺控制的沉痛历史后,对外来者抱有天然的疑虑。因此,深入开展文明互鉴,让拉美认识到中国追求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美好心愿,是提升和深化中拉关系的重要基石。

  郭存海指出,中拉文化差异很大,价值观念也不相同。但差异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和借鉴。中拉可以通过文明互鉴更透彻地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加强双方日益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中国和拉美就像在不同车道上行驶的汽车,如果不知道彼此的规则和习惯,接触越多,发生摩擦、碰撞的几率也就越大。”

  他表示,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了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拉美人乐观、洒脱,热爱自然,注重精神享受,这些都是中拉文明的闪光之处。“拉美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地区之一,除了足球,我们还可以跟拉美人学一学这种热爱生活的理念。”

  郭存海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如果充分调动双方的民间力量,将会优化中拉人文互鉴效果,使其更具可持续性。在今年的“中拉文化交流年”中,郭存海和其他学者联合发起成立的“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组织策划了许多文化交流活动。他们和相关机构及中拉各领域专家共同打造了“文明的长河——中拉文明互鉴”展览并出版了同名画册。“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还与智利发展大学策划出版了《中国与拉美:山海不为远》中西文版图书,集中展现过去十多年间中拉青年学者、记者、艺术家等对彼此的认识、理解过程,为读者呈现一幅异彩纷呈的中拉文明互鉴图卷。

  郭存海表示,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比,拉美人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更感兴趣。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在拉美人中,青年人对中国好感度更高。“青年人更有活力,有走遍世界、探索未知的欲望,对于互联网等交流手段也运用得更好,应当成为中拉文明互鉴的主力军。”

【编辑:刘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