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无量山科技扶贫的“六脉神剑”

2016年12月02日 0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 无量山樱花谷 中新社发 李一波 摄  

  中新社云南大理12月2日电 题:无量山科技扶贫的“六脉神剑”

  中新社记者 张素

  位于中国云南大理南垂的无量山,高寒偏远,是知名作家金庸笔下的世外仙境。但现实中世居此处的人们却戴着贫穷的“帽子”。

  无量山所在的南涧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3年建档立卡之初,全县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是贫困户,如今这个比例下降到五分之一。

  逾万人脱贫的一个“秘诀”是科技。11月底,中新社记者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探访,发现当地人效仿《天龙八部》主人公段誉,使出科技扶贫的“六脉神剑”。

  “着力培育‘六个一’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从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外派到南涧县任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的冯军说,“六个一”即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和一棵药。

  科技为这些传统产业注入“真气”,比如已有上千年养殖历史的无量山乌骨鸡,就在种养结合扶贫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里“摇身一变”。

  记者采访时,24岁的李朝仙忙着为鸡苗打疫苗。她的老家距离示范基地大约40多公里,祖祖辈辈都在山里种田。现如今,她和丈夫来务工,月薪稳定在两三千元(人民币,下同)。

  “家里养鸡就是自己摸索经验,哪有这样大的规模,更别说打疫苗、做孵化。”李朝仙一边飞快地往鸡嘴里打疫苗,一边自豪地说:“这里养出的鸡更健壮”。

  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的育种专家们努力,当地已建立起无量山乌骨鸡原种保种体系,每年生产250万只鸡苗。

  冯军说,南涧县的山区面积超过99%,适于发展生态养殖。由专业合作社吸纳有养殖条件的贫困户,实施标准化养殖,既推动产业发展,又带动农民脱贫。2016年共有3757户参与养殖,户均增收2800元。

  不少人习得“六脉神剑”而脱贫,41岁的宝华镇新村村民韩春贵即将“摘帽”。老韩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以前只能守着3亩地过日子。自从当地引进知名药企打造“无量药谷”,他先是通过土地流转获得2000元,又签订合同,每日在自家附近的三七种植田里务工。

  “老辈在山坡、菜地种三七,种下去就不管了,结果虫害多,质量产量都上不去。”老韩说,现在他已掌握栽种、打药、锄草、日常管护等技术,对今后充满信心。

  43岁的无量山镇德安村村民李精学手部残疾,却成长为当地茶厂里的“标杆”学徒。老李现在月收入达2700元,家里新盖起两层小楼。包括他在内,来自附近3个乡镇的1000余名农民在这个现代化茶庄园里学到了先进技术。

  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种植烤烟、种植核桃、养殖肉牛等领域也交出可喜的成绩单。有的贫困户更集齐“六个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在冯军看来,坚持“科技助力、智力帮扶、素质提升、产业先导”的扶贫理念,既为贫困民众“输血”,也培养了他们的“造血”能力。不过,当地贫困范围广、程度深,仍有逾3万人属于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想要实现2018年全县脱贫的目标还很艰难。而像南涧县这样的并非孤例。

  鉴于此,中国科协、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已联合提出“十三五”时期“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方案中有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支持建设1000个以上农技协联合会和10000个以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10万名以上科技专家参与脱贫攻坚、支持每个贫困县建立1个农技专家服务站等具体举措。

  “通过了解当地的实际需求,才能使这项工程精准发力。”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副部长王挺说,未来也将把无量山的经验复制推广到更多地区。(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