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达沃斯上的“中国风”带来哪些正能量?

2017年01月17日 20:28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在已经到来的2017年,世界又一次站到选择开放或保守、合作或封闭、变革或守旧的十字路口,作为当前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在世界经济论坛第47届年会(以下简称“冬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何种方案,分享何种机遇?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表示,他期待在达沃斯倾听中方诠释如何在国际事务中施展其有责任的领导力。

  中国方案核心就是合作共赢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关于中国的话题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舞台。

  在中国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议题就体现出这一特点。2007年首届夏季达沃斯的“变化中的力量平衡”,到2011年第五届的“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再到2016年第十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每一年夏季达沃斯的主题都切实反映着世界各国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共同聚焦点,中国为此拿出的中国方案也从未让世界失望。

  每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中国都努力向世界阐释坚定推进改革的决心,创新、改革、开放是永远的基调。

  “其实中国方案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合作共赢,”南开大学副校长、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备办议题组组长佟家栋认为,无论是对“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探讨,还是如亚太地区自贸区建设等区域性合作的探讨,实际都是中国方案为促使世界经济稳定,合作进一步巩固加强而做出的努力。

  同时,从这些合作当中获得共鸣,也是中国方案的总体追求。“而方案内容的变化,正是基于这种合作仍在不断探索和探讨当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国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未来的希望之一。”佟家栋表示。

  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

  今年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将主题定为“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究竟是要传递出怎样的信号?中国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或将起到何种作用?佟家栋告诉记者,从本届达沃斯主题设置上,可以看出达沃斯要传递的是非常积极、正能量的想法,其中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往届达沃斯论坛的主题设置,如2016冬季达沃斯论坛主题设定为“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探索的是经济发展动力等问题,很大程度是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寻找动力源等方面进行的探讨。但是今年大家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政府政策和政治担当问题,比如,更多的应该是思考政府如何减少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从而稳定世界经济格局。

  二是,各国领导人应该从自身的领导能力上意识到国家担当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恢复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三是,当前如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发达国家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强,寄希望于他们在完成减少自身不确定任务的同时,对全球经济依然能有大国的担当。

  四是,中国在各种国际经济交流中,反复重申对世界经济发展、稳定的探索,并不断从自身进行调整改革,努力做好全球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这均表明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有所担当的精神。这样的表态更源于中国愿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及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发展、深化。因此,中国的担当很大程度上和世界经济的结合发展相一致。

  佟家栋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2017年冬季达沃斯论坛提出这种担当精神其实和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正能量、领导力的持续增强。

  中国企业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作为参会的“另一抹风景”,中国企业家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梳理历年参会企业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家的身影出现在达沃斯论坛上。

  阿里巴巴、华为、滴滴、乐视等“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将互联网+、科技创新、共享经济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国际舞台的同时,更是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担当。

  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上,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为经济(或者)社会创造价值”这句话。

  在佟家栋看来,这正是体现了中国在面对调整中的世界经济,面临一个全球化和全球化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传递出的一个积极因素。“推动全球化、探索科技创新的新领域和新的增长动力,中国企业家们不断的将自己的企业和世界新的需求联系起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中国,乃至支撑了世界今后的发展方向。”他表示,中国的企业家努力寻找经济增长点,不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在当今世界中正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张文晖

【编辑:魏巍】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