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考改变国运 中国进入“人才红利”时代

2017年06月05日 16:0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高考改变国运

  高考使中国进入了“人才红利”时代

  在恢复高考这40年中,《北京晚报》的记录,真实地反映了“高考”在市民生活中地位的变化。

《北京晚报》上的高考
《北京晚报》上的高考

  《北京晚报》1980年复刊,在整个80年代,对于高考的报道多少有点“心不在焉”,只有几个年份,高考消息占据了头版的位置。

  1981年,重新恢复的高考,第一次以当日新闻的姿态,出现在《北京晚报》上。这条新闻披露了一个信息,当年参加考试的北京考生高达11万7千人,当年的全国大学录取率仅为11%。相旭阳

  用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建立,科举制度有1300多年历史。进入20世纪初,用八股文选拔人才的弊端日益显现。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那个时候还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而是各大学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一直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的研究。他告诉记者,从1949年到1966年这“建国十七年”是我国一系列教育制度的初创时期。1952年有了第一次全国统一招考,上世纪50年代初按对口式人才培养建立了北京钢铁学院等一批专业化学院。到1961年随着“高校六十条”的出台,“一考定终身、全国统考、文理分科”等我们至今依然熟悉的考试模式最终得以确立。

  周光礼认为,当时建立的统一高考模式既能够更好地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这14年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支撑了新中国三十年的发展,意义重大。

  到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办法”: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高考制度中断。

  恢复高考:

  用印《毛选》的纸来印试卷

  统一高考中断,大学录取只剩下“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工农兵大学生”登上历史舞台。周光礼说,在当时上大学主要看家庭成分,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有些只有初小文化,也就是刚刚达到脱盲水平,许多大学为此不得不“大学变小学”。大学教育的培养质量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谷。

  1976年,“四人帮”粉碎,十年动乱结束,全国百废待兴。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当年底就恢复高考,时间非常紧张。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纸张、油墨全部按计划生产、供应。拿什么印试卷?最终中央决定,为了不增加群众的负担,每个考生只需要交五毛钱的报名费,另外先借调印《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来印高考试题。

  恢复高考的消息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据当时的考生介绍,不少人彻夜在书店排队买一套“数理化”自学课本,买不到的人就问熟人借来手工抄写。周光礼说,那一年的高考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初中毕业生要多于高中毕业生,跟现在的高考完全不同。因为“文革”期间办学停摆。1966年之前的高中毕业生到了1977年早已走上工作岗位,甚至为人父母。初中毕业生反而相对有时间复习备考。

  12月,570万人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和课堂奔赴考场,一个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终于又回来了。

  一次次改革:

  “公费”变“自费”,文理分科变自主选择

  1977年,570万人参加高考,27.3万人被录取。1978年高考完全恢复正常,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两批人都在1978年进入大学,都被称为恢复高考第一批大学生。通过高考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大学深造这一制度由此恢复。从1977年一直到现在,高考制度从未中断,并且进行了多次改革,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周光礼说,恢复高考的头两批大学生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不少人还在上学时就被用人单位“盯住了”,一毕业就被一抢而光,“大部分留在了大城市,极少有人去基层和边远地区,这样不行。”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学生毕业后要服从分配。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到了199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招生从秩序和公平转向兼顾效率和效益,大学逐渐进行“自费”和“公费”的并轨,到1996年,上学交学费成为统一政策,“免费上大学”的时代结束。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门。2001年取消高考的年龄限制,一批“爷爷考生”、“奶奶考生”备受媒体关注……到2014年,随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高考在未来将打破文理分科、英语一年两考等。今年,浙江、上海两地将率先按照新方案进行高考。

  高考走向何方?

  新高考宜简单易懂,最大限度保障公平

  在周光礼看来,1977年恢复高考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帮助重建了十年动乱后的社会秩序,给人以对知识、对未来的信心。“秩序的崩溃、对社会信心的不足,危害甚至要大于人才的断层。”周光礼说,高考所代表的公平、质量至今仍是人们不懈追求的价值观。高考对于中国迅速从“文革”的“乱”转为改革开放后的“治”,继而“兴”,其作用难以估量,“从国家领导人到科学家、知名企业家、文艺界人士,大批人受益于恢复高考后的高等教育。”

  如今,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投入实施。未来高考怎么走也引发了讨论。周光礼告诉记者,这次高考改革方案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做了很高的顶层设计,这是至关重要的,高考改革不能“就考试谈考试”,必须得上升到社会治理、国家发展的高度设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具体到一些改革措施,周光礼也有自己的意见。以率先试点的两地高考方案为例,不分文理科,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英语多次考试机会,周光礼就认为高考方案设计得过于复杂,普通考生、家长甚至老师都会看不懂,就会有人利用复杂性带来的信息不对称进行谋利,“这就触动了高考最基本的‘公平’价值观。”

  周光礼说,除此之外,新高考应尽可能地减少对于专业的限制,少用考试科目去限定招生专业,“因为大学现在都强调宽口径、通识教育了。”他说,用简单易懂的方式选拔人才,尽可能地保障公平,高考还将在中国发展中发挥强大的推动力。

  本报记者 张航 J067

  四十年高考大事记

  1977年

  高考恢复。570万人报考,录取27万人。第一批学生在1982年毕业时供不应求。

  1981年

  理科中增加了生物科。

  1983年

  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编辑:刘湃】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