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称:北京市已是十足的“城市社会”

2017年07月28日 2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 高凯)7月28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6-2017)》(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北京市发生了相当于彻底从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的转型,已经是一个十足的“城市社会”。

  蓝皮书称,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与科技中心,在国家治理中的位置极端重要。与此相关,北京市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特大都市,率先实现了从乡土社会向都市社会的转型。

  《北京统计年鉴(2015)》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151.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859.0万人,占86.4%;而乡村人口292.6万人,仅占13.6%。并且,近些年本市户籍人口依然在迅速地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由此估计,北京市的乡村人口占比低于10%,城市人口则占到90%以上。北京市已经是一个十足的“城市社会”。

  而在改革开放的起始年1978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仅有871.5万人,其乡村人口却有392.5万人。尽管是中国的首都,其乡村人口占比却高达45.0%。从1978年到2014年,城市人口增加了2.88倍,乡村人口却减少了25.5%。

  蓝皮书认为,北京市发生了相当于彻底从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的转型,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迈过工业化而实现了服务化。服务化是城市服务产业即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此阶段的社会又被称为后工业社会。

  蓝皮书指出,北京市不仅是现代化的特大都市,而且是国际化的特大城市。在国际化、世界化的过程中,国外的文化和规则同时输入,导致社会规则的国际性特征。

  根据“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北京市的国际化程度在全国各城市中处于第二位,前五位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然而,北京市的政治国际影响力、经济国际化水平、文化旅游国际吸引力、国际性人才交流水平超过上海,居于全国首位。(完)

【编辑:王忠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