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宜居厦门高“颜值” 期待“金光绽放”

2017年08月18日 1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厦门8月18日电 题:宜居厦门高“颜值” 期待“金光绽放”

  中新社记者 陈悦

  从自驾车,到乘坐公交车,再到如今骑自行车。近两年来厦门市民卢先生出行方式的变化,印证了美丽厦门越来越宜居。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良港,自然条件优越。王东明 摄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良港,自然条件优越。王东明 摄

  最初,卢先生选择自驾车上下班,后因“停车”“堵车”等问题改乘公交车。今年春节后,卢先生惊喜地发现,一条新建的空中自行车道将自己家和公司连接在一起,5公里左右的上下班之路,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到达。

  “这是一条‘高颜值’的空中自行车道,途经水库、公园、青山、绿水,沿途还能悠闲地欣赏湖光山色。”更重要的是,几个月来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让一直抱怨没有时间锻炼的他,“每天都能多消耗四五百大卡热量。”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迅速增长,交通拥堵成为中国的“城市病”之一。据媒体调查显示,四分之三受访者将交通便捷性列为最关注的城市宜居指标。

  早在2013年,厦门就入选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第二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努力打造“慢行”系统。截至去年,厦门各种步行和城市自行车道已达200余公里。今年1月底通车的空中自行车道,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探索。

厦门著名的跨海大桥——海沧大桥,是厦门岛内岛外联合发展的重要见证。王东明 摄
厦门著名的跨海大桥——海沧大桥,是厦门岛内岛外联合发展的重要见证。王东明 摄

  这条全长7.6公里的空中自行车道,在中国属首创,世界范围也较罕见。它巧妙依托厦门快速公交(BRT)高架桥建设。建设单位项目经理饶建辉告诉中新社记者,这样考虑首先是为了节约空间,也可直接利用BRT原有结构架设新高架;同时,BRT沿线本就大型商业体、住宅区密集,沿线设置自行车专用道能方便市民出行。

  为能让民众舒适出行,空中自行车道在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它单侧单向两车道,每车道都有1.4米宽,保障民众骑行舒适性。它的桥面铺装材料是防水、耐热、耐摩擦的环保可持续材料,这是此种材料首次在户外公共自行车道上使用。此外,自行车道还采用各种科技设备保障骑行者安全和自行车独立路权。

  “路面铺装、灯光照明等都是历经层层筛选、真人体验后得出的最佳方案”,饶建辉说,建设期间,代建方特地设置了一条60米长的体验段,邀请市民、专家代表前来体验不同的设计方案,并综合评价进行票决。

依海而建的环岛路成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最美赛道。王东明 摄
依海而建的环岛路成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最美赛道。王东明 摄

  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自行车快速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魏剑隆告诉记者,自开通以来,这条空中自行车道总骑行量已突破百万人次,单日骑行量峰值也逾1.3万人次。

  厦门官方规划中,这座城市未来要形成“一环两带六放射”的骨架慢行系统,不但要实现慢行系统道路的连续、通畅、无障碍,还要让其与城市绿道、重要公园广场相衔接,实现美丽和慢行相偕而行。

  厦门官方期待,“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出行模式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药方。

  一条空中自行车道,折射出厦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宜居”一以贯之的关注。在寸土寸金的厦门,当地官方划出相当于全市近六成面积、总计近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为生态控制线范围面积。

厦门环岛路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高楼林立。王东明 摄
厦门环岛路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高楼林立。王东明 摄

  正是这样的大手笔,保障了厦门的“绿水青山”。多年来,这座城市已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生态市”,并曾获“联合国人居奖”。高“颜值”、温馨、宜居,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

  去年,“世界城市日论坛”在厦门举行,并发表了《城市发展厦门倡议》。厦门在宜居城市建设上的成就和经验,吸引世界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今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厦门举行。作为东道主,厦门将更加充分地向金砖国家和世界分享其“颜值”,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城市品牌;另一方面,对于发展阶段相近的金砖国家而言,厦门在宜居城市建设上的经验,无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厦门的“颜值”,足以为“金砖”添彩。(完)

【编辑:于晓】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