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天津武清:京津走廊现代农业结新果

2017年09月27日 10: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天津9月27日电 题:天津武清:京津走廊现代农业结新果

  中新社记者 宋宇晟

  除了传统的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葡萄成了天津武清丁家瞿阝村村民的新“致富果”。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宝军指着农田北侧一片棚室对记者说,那里原先也是一季玉米一季麦子轮作,现在种上葡萄,建起了示范园。“2014年5月开始种葡萄,到2015年初见成效,2016年每亩地收入五六千元(人民币)。随着产量逐渐增加,今年每亩可能有一万四五(千元)的收入,好的能接近两万元。”

  2013年5月,习近平到天津考察时,曾在丁家瞿阝村小麦生产大田察看小麦生长情况。他向农民询问田间管理和预产情况,叮嘱当地干部加强农技服务,搞好田间管理,努力争取夏粮丰收。他希望天津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努力提高粮食自给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

  “四年前总书记来视察时,嘱托我们搞好农业,要让老百姓能够得到实惠。”肤色黝黑、身形壮实的张宝军告诉记者,在乡亲们的努力下,四年间丁家瞿阝村有了很大变化。

  武清区位于天津西北部,北与北京通州区、河北廊坊市相连,素有“京津走廊”之称。丁家瞿阝村虽地理位置不错,但村民务农收入并不多,一年只种植一季玉米、一季小麦,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打工。

  为“搞好农业,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丁家瞿阝村解决了农田灌溉“老大难”问题。当地请来天津市的专家成立技术帮扶组,采用各种配套技术提高单产,引导村民种粮。

  张宝军介绍说,如今该村小麦亩产量能达1100多斤,比原来增产二三百斤;玉米亩产达1300多斤,单产也提高了二三百斤。

  “武清区一般小麦亩产440公斤到460公斤,玉米亩产550公斤到580公斤。”武清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植保植检站站长邵凤成告诉记者,“丁家瞿阝村的粮食单产在区里是较高的”。

  “四年来,人均年收入增长了五六千元。”张宝军表示,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超2.1万元。

  参与葡萄种植的村民杨振刚直言,从前种两季大田,每亩收入只有千把块钱,而种植葡萄收入要高得多。张宝军还告诉记者,村民们的葡萄除散卖外,不少人建起了采摘园,今年夏天村里甚至还办起“葡萄采摘节”。

  “从我们村骑车十多分钟就到武清开发区,南边还有一个工业园区,(葡萄)散卖销路不错。”张宝军说,村子离北京、天津都不远,离京津城际高铁武清站只有不到30分钟车程,交通很方便,“来采摘的游客也不少,天津的、北京的都有”。

  谈及村子的未来,张宝军笑着说,将来还想在村里的示范园推广苗圃种植,准备把旅游采摘搞得更热闹,“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完)

【编辑:李季】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