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提升中国民生指标 降低母婴死亡率需成重要国策

2017年09月27日 16:5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 

  如何继续提升中国民生指标

  文/胡灵群(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麻醉学副教授)

  2017年5月9日,《人民日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系列报道”载文称:“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三大指标不断向好,中国人健康水平更高了。”在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家卫计委的网站上,这三项指标反复出现,都在强调一个概念: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民生的标志。

资料图:医疗专家在阿坝州医院进行少儿先心病筛查。 安源 摄
资料图:医疗专家在医院进行少儿先心病筛查。 安源 摄

  如何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的问题,不只是人口学家或统计学家的理论、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也是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职责。值得自豪的是,1949年以来,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2016年达到76.1岁,位居世界第26位,超过世界平均预期寿命的71.4岁。然而,和发达国家一样,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一重要民生指标的快速提升阶段,目前则进入缓慢发展的平台期。

  如何防止这一指标的回落进而促进其继续提升呢?任何改善健康与医疗服务的措施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人类学家提出,中国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仅降低婴儿死亡率一项就能起到46%的作用,是单项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孕产妇死亡率则为第二重要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共享数据库显示,2015年中国的新生儿死亡率为5.5‰,孕产妇死亡率为23.2/10万,分别居世界第61位、68位,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全世界范围内,这两个死亡率与人均预期寿命都呈线性关系。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计算,假如人均预期寿命为75岁,一个0岁(婴儿)死亡者,需要3个百岁老人平均才能弥补这一损失;而一位生育期孕产妇(以25岁计算)的死亡,需要2位百岁老人来平均。如此计算,在前段时间榆林事件中死亡的母婴二人需要5位百岁老人,才能填补其造成的平均人均预期寿命损失。

  显而易见,我们需要把降低母婴死亡率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国策,因为代表国家医疗健康水平的3项指标中,至少2.5项与产房紧密相关,占了全部数字的83%,而现实中,对产房的资源投入并未能与之相匹配。

  中国的大数据表明,对围产医学的投入会对国家民生指数的提高产生强有力的作用。自1990年以来,鼓励农村、边远地区孕妇去医院分娩的补贴政策,已大幅度降低了母婴死亡率。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从96/10万降到了现在的水平。当然,中国瞄准的是发达国家低于10/10万的目标。

  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后,孕产妇死亡率有所回升。原本医护人员短缺、超负荷工作、以高剖宫产率而著称的中国围产医学,措手不及地迎来了大量带有剖宫产瘢痕的育龄妇女怀孕生子高峰,使得中国陷入母婴死亡率回升的困境,并直接面对平均预期寿命回落的风险。

  实际上,美国的母婴死亡率回升已经令人困惑达10年之久。为此,美国自2006年起开始了加强现代产房多学科的合作,行之有效地遏制了孕产死亡率的攀升。2014年,一篇对全美2006~2009年全部分娩数据(相当于中国一年分娩量)的分析发现,家庭分娩、传统产房分娩、现代产房分娩的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2.6‰、5.9‰、3.2‰。2015年2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与美国麻醉医师学会、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助产师协会、美国医院管理协会等相关组织,出台了《现代产房分级》,让现代产房建设更趋正规化,为各级孕产妇医疗保健机构提供规范的命名法和临床标准定义,提供对应的临床指南,以提高医疗质量。

  现代产房能在中国现行医疗体系与文化环境下发挥同样的作用吗?“无痛分娩中国行”项目通过帮助中国各级医院,包括基层农村医院、城市妇产专科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中的6.5万名产妇的验证性研究发现,仅麻醉医师进入产房,开展产科麻醉最基本的“无痛分娩”一项,不仅使产妇舒适,而且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和产后大出血输血率,改善了母婴安全。

  然而,以“无痛分娩”为基础、多学科团队医疗为核心的现代产房理念,在中国推广起来并非易事。除了需要政策、物价方面的支持外,在已经人满为患的中国大医院,医疗资源集中,没有市场竞争压力,因而,“无痛分娩中国行”期待与国内大型医疗机构合作的热忱往往遭到冷遇、变为尴尬的一厢情愿。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利用中国的体制优势,对医院的母婴安全进行调控。通过现代产房建设,能迅速提升民生指数,延长人均预期寿命。我们期待着各方共同努力,借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将围产医学的进程及三大民生指数的改善提升到新的高度。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张燕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