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智慧城市热潮下的“冷思考”

2017年11月10日 15: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经济观察)中国智慧城市热潮下的“冷思考”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 王恩博)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在中国不断推进,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智慧城市掀起一股热潮。

  所谓智慧城市,即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深层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精确化、智能化、便捷化和高效率,进而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和安全服务水平的城市发展新形态。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

资料图:南京警方创二维码地址标牌,扫一扫路线全知道。<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泱波 摄
资料图:南京警方创二维码地址标牌,扫一扫路线全知道。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中国数百个城市先后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在相关建设的关键领域,中国未来将力争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一市场前景也为众多企业看好,包括IBM、西门子在内的国际巨头争先在相关领域展开布局。

  尽管如今智慧城市在中国正热,但业界亦不乏“冷思考”。

  “怎样方便居民生活,怎样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城市效率,是智慧城市要解决的重点内容。”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就提醒说,当前中国与世界在相关发展中正面临同样问题,即研究处于碎片化阶段。

  李铁指出,如今智慧城市研究更多专注于城市建设某一特定领域,未能将相关技术整体化、系统化,难以对未来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要尽快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过渡,更好发挥企业的市场引领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作为中国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核心企业,科大讯飞9日在北京发布了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涉及教育、医疗、交通等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领域。其中,该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智医助理”机器人能辅助基层医疗问诊,是全球首个通过国家级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测试的机器人。

资料图:身着旗袍的“仿真机器人”与人交流。<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勇 摄
资料图:身着旗袍的“仿真机器人”与人交流。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智慧城市事业群总裁陈涛介绍说,在利用人工智能将优质医疗、教育等资源带给千家万户的同时,该公司正试图从宏观层面着手,解决城市规划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在智慧城市里建立大数据中心,将社会各行业及政务服务等信息逐步进行整合汇集,从而为民众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方兴未艾。中共十九大报告亦表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将“智慧社会”概念写入其中。

  “智慧社会是智慧城市的拓展和升级版,是智慧中国的代名词。”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看来,这一概念具有更加广泛的城乡融合意味,体现了当前中国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

  单志广表示,长期以来“数字鸿沟”使城乡在发展过程中差距不断拉大,不平衡现象加剧。而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帮助下,未来中国建设智慧社会要以城乡同步发展为目标,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领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一个也不落下”的智慧化发展新局面。(完)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