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扶贫减贫下一步:坚持什么?何处发力?

2017年12月08日 09:59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 

  扶贫减贫下一步:坚持什么,何处发力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经过改革开放39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量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基础。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扶贫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贫困发起总攻。

  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300万以上;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目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社会事业较快发展,基础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脱贫攻坚还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锻炼培养了一大批干部。

  2017年初,江西井冈山成为我国第一批脱贫“摘帽”的县市之一。通过拆旧建新、维修加固、移民搬迁、政府代建四种模式,井冈山市包括所有贫困群众在内的6708户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人们利用改善后的住房办起了农家乐,手里的钱多了起来。

  党和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工作指向,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这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最大最根本经验。

  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为反贫困斗争凝聚起力量。集中力量攻坚是我们的优势,凝聚力量帮扶也是我们的优势。在中国,扶贫从来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人的事,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且不断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扶贫工作,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世界减贫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牛津大学人类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萨宾娜·阿尔克认为,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推出等方面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重要借鉴意义。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对一帮扶,扶贫骨干和党员深入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这种人性化的帮扶形式在其他国家没有见到。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扶贫脱贫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增长为带动力量,不断深化改革,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为大规模扶贫减贫奠定基础。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各级政府设立专门扶贫机构,政府部门人员签订责任状,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等扶贫发展规划。

  三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手段,既扶贫又扶志扶智,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是坚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激发全社会关心贫困地区、关爱贫困地区、支持贫困地区,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扶贫体系。

  五是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和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普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下一步,我们还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继续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更强的责任感、更硬的举措、更大的气力,着力破解制约脱贫的瓶颈和重点困难,着力提高脱贫攻坚实效,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关心基层扶贫工作者工作生活,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力量,奋发进取,实干苦干,确保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全党全社会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再接再厉,继续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 杜小山)

【编辑:刘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