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凉山悬崖村现在咋样了?电压稳定、接入互联网

2018年02月08日 10: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总书记牵挂的“悬崖村” 现在咋样了

  201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悬崖村”。他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到村民们的出行状况,感到很揪心。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铁梯,心里稍稍松了一些。

  总书记牵挂的“悬崖村”,现在咋样了。今年春节前,记者来到被称为“悬崖村”的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勒尔村,一探究竟。

  “悬崖村”,为什么悬在总书记心里?

  阿土勒尔村,位于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县昭觉县支尔莫乡,坐落在海拔626米至1600米土壤肥沃的山坳中。以前,村民出村进村,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走过12级218步藤梯。200多年来藤梯是居住在此的彝族同胞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最快捷的通道,外界称之为“悬崖村”。

  李白有《蜀道难》传世。那条架在绝壁上的路,真真比蜀道难上十倍!

  从勒尔小学望上去,是望不到顶的高山。“路在哪儿?”向导土比日格指着峭壁,说:“就在悬崖上。”

  越往上走越陡峭,也越来越难走。悬崖峭壁上的路,每迈出一步,须手脚并用。回头看,心惊肉跳。往下看,头晕目眩。

  攀扯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有了平缓的地方可以歇歇脚。坐在这里,放眼望去,左边是古里拉达大峡谷,夹在支尔莫乡勒尔村和哈甘乡瓦屋村的深山里。谷底是古里拉达河,河水湍急,锵锵作响。山间,高压电线横空出世,飞峡而过。

  以前,村民进出村子,走的是藤条和木棍搭成的藤梯,还有数小段没有天梯的原始窄道。一般每周下山赶集一次,背上花椒和核桃,到离山脚几公里远的莫红小集镇去卖。

  “一些收购商知道我们是悬崖村的,断定我们不会再把东西背回山上,故意压低价格。”村民们说。大件物品,村民买了也无法运上山。赶集时只买些日用品、简单的生产工具及肥料。村里养的牛、羊、猪,卖不到山下,只能自己吃。

  生病是个麻烦事,年纪大的基本上都靠村里有医术的老人用土方解决。如果年轻人或女人生病,就绑到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身上,前后几个人扛着扶着下山进医院治疗。

  攀天梯,爬山路,需要一定的勇气,我们一行用了近4小时,终于登上了悬崖村。手脚发软,心里发虚,脑中缺氧,记者的体能已快到极限。汗水淋漓的身体被山风一吹,嗖凉嗖凉的。

  风光往往就在险境之间,位于半山台地上的阿土勒尔村的勒尔社就是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的所在。

  屋舍错落、鸡犬相闻、阡陌纵横,花椒树、核桃树掩映在家家户户之中,红红的大南瓜、金黄金黄的老玉米、个头不小的土豆,散落在每个庭院里。老母鸡闲庭信步,牛叫狗吠,余音袅袅。

  村支书某色吉日告诉记者,200多年前,勒尔村的先辈们为躲避战乱,迁徙到此,发现这里土地肥沃,易守难攻,就把家安在了山坳里的缓坡上,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由于小气候好,农作物产量高出大凉山的其他地方。

  孩子们,为什么悬在州委书记心里?

  在记者采访的数天时间里,凉山彝族自治州委书记林书成一直与干部们商量着再到“悬崖村”去看望和慰问。

  在“悬崖村”钢梯建成前后,林书成曾四上“悬崖村”,实地调研考察藤梯的改造。林书记告诉记者,他4年前第一次去“悬崖村”时,最揪心的是全村小学生的上学出行问题。

  “小时候,爸爸要带我下山,总会带上一根绳子,一头系在他的腰间,一头系在我的腰上。上山时,我走前面,他走后面。下山时,我走后面,他走前面。” 村民莫色子古说。有了爸爸的保护,孩子们上下天梯,一点都不怕。等到了16岁,便可以独自上下天梯了。

  地理位置太特殊,山下的勒尔小学实行上10天课、放4天归宿假的作息制度。“见不到孩子家长,我们不允许孩子离开学校。如孩子来上学,没看到家长送,我们要严厉批评。”勒尔小学校长吉克说。如遇家长没有时间,学校老师会把孩子送至第一层天梯,等村里邻居赶来后,照顾孩子们上天梯。

  “现在进村的路,已经变成钢梯了。”向导告诉记者,原来的藤梯,已经被用钢管搭建的钢梯所取代,钢梯两旁还焊接了扶手。比起藤梯的步步惊心,这条钢管路走起来要让人踏实安心得多。

  钢梯,是从2016年8月开始启动修建的,州、县两级财政共投入了100万元。当年11月,钢梯完工投入使用。向导介绍说,这些钢管牢牢焊入悬崖,一共组成21段、767级台阶。整个钢梯用了大约1500根、40多吨钢管,光是固定的扣件,就用了6000多个。

  钢管都是村民一根根背上山的。修建钢梯时,莫色子古负责统计钢管数量、计算人员工资。1.5米的钢管,每背一根工钱10元,6米的,每根60元。与原来的藤梯相比,钢梯是直上直下的,不仅比藤梯好走、安全,还节省了路程。喷了防锈油漆后,寿命可达10至20年。

  校长吉克伍达介绍,2017秋季学期起,该校就只允许学生在彝族年等重大节假日和寒暑假回家,家长可随时到校探望学生。这样,住在勒尔社的24名学生每年回家的次数降低到过去的1/10。

  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各个年级学生已实施减免费用而且给予补助。全州同样条件的1292名学生,凉山州教育局将落实每生每年补助4500元。

  现在的“悬崖村”,让人不再揪心

  2017年最后一天,陈古吉和几位村民行走在钢梯上,他用手机拍下了皎洁的月亮,“2017年最后的月亮,真美好。”陈古吉发了一条朋友圈。

  2017年12月初 ,在相关爱心企业及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下,在钢梯上安装上了微光路灯,亮度是普通白炽灯的8倍。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陈古吉过得很忙碌,他和30余户村民奔走在悬崖间采集野蜂蜜,足足收完了1600多斤,其中300多斤是自己家的。之前他联合另一户人家投资上万元买了几十个蜂桶放在悬崖上。陈古吉不仅自己收蜂蜜,还帮大家卖蜂蜜。

  每次大家的总订单达到100斤时,他便会带着货物下山,在昭觉县把蜂蜜寄往全国各地。他们的蜂蜜一斤超过100元,其中包括运输等各种成本。“从我这里到县城去的车80元一位,昭觉县一晚上125元的住宿费,一人一顿饭需要30元。”初中学历的陈古吉细数着每次出行的花费,和乡亲们的账他每笔都记得仔细。他算了算,2017年卖蜂蜜的收益可以让他家原本几千元的收入翻好几倍。

  陈古吉的蜂蜜生意开始于2015年,那时他只采30斤,背到山下以不到50元一斤的价格出售,还不能保证全部卖完。从卖不完到不够卖,陈古吉把这个功劳归功于微信。

  现在陈古吉的微信好友已有上千人,他在朋友圈更新频繁,几乎每天都要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生意进展,照片上不是新装的蜂蜜,就是厚厚的邮寄单。

  过彝族新年的时候,陈古吉杀了一头400多斤的猪,“这是我家第一次杀这么大的猪,以前只舍得杀几十、一百斤的。”在他家炉灶的上方,一排腊肉整整齐齐地挂着,陈古吉把这作为“生活越来越好”的标志。

  “悬崖村”之前一直靠光伏工程供电,仅能满足照明、看电视、手机充电等,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项目没有稳定的电力作支撑,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最大制约难题。

  2017年12月28日下午2时,在凉山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的“悬崖村”下,四川能投集团举行了“悬崖村”电网建设改造升级工程竣工仪式,历经98天的艰苦施工,“悬崖村”村民用电困难的情况成为历史,电压不稳的情况得到了彻底解决。

  2017年6月,互联网正式接入悬崖村,打开了村民和外界连通的另一条通道。半年的时间里,悬崖村的年轻人里还产生了第一批“网红”。

  未来的 “悬崖村”,让人充满信心

  2017年3月9日晚的央视新闻联播上,来自“悬崖村”的一段视频火了。视频中,村民向总书记报告村里的最新情况。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说:“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干,让我们村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说起视频,“悬崖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仍然十分兴奋。他说,2017年3月9日,他用手机给村民播放了总书记参加四川省代表团审议,并提到“悬崖村”的新闻视频。“没想到总书记如此挂念我们。”村民们看了视频后,都非常激动。

  “现在,村里有了4G信号,可以视频通话聊天了。”帕查有格说,大家看了视频,除了感动,还备受鼓舞,于是,大家提议用手机录制一段视频,向总书记表达自己的心声。

  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格介绍,即将通车的乐西高速、宜攀高速穿境而过,“悬崖村”致富,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路。

  因总书记的关心,“悬崖村”越来越被外界关注。“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前来,爬钢梯、走田园、赏村景、农家乐,多的时候有一两百名游客。”村民某色瓦哈激动不已。

  如今的“悬崖村”,办起了幼小班、医务室、金融服务等。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太阳能板,高清电视接收器。

  幼教点的老师吉伍尔洛是第一个嫁进“悬崖村”的中专生媳妇,2017年9月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由她家改装的幼教点换上了蓝色的桌椅,木质的床铺,崭新的黑板旁还多出了一台电视机。

  吉伍尔洛与丈夫在四川西昌相识,两年前,她第一次来到丈夫的村庄,爬了6个小时藤梯,满眼收尽荒凉,第一个念头是“赶紧回家!”“我既然嫁到‘悬崖村’,就是这里的人。”吉伍尔洛抑制了当时心中的想法,然而真正让她决心留下的是村里的孩子们,“我不想让孩子们失望。”

  吉伍尔洛自己的孩子今年两岁,现在已经可以咿咿呀呀地跟着妈妈的学生们一起数数了。除了教基础知识,吉伍尔洛会上网搜集一些照片和视频,通过它们,孩子们看到了高楼大厦,了解了城里小朋友的生活。

  今年1月13日,“悬崖村”再次传来好消息:川投集团、成都天友旅游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四川川投天友悬崖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投资6.3亿元打造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彝区农文旅体验目的地和文旅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项目将分三期进行,到2022年全部完工。

  川投集团总经理刘体斌这样描绘未来的“悬崖村”:泥土芬芳的“土味”、乡村野趣的“野味”、民俗风情的“俗味”、古香古色的“古味”、富有风韵的“韵味”。

【编辑:唐云云】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