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告别“溺爱”回归科学 专家解密圈养大熊猫实现“自我维持”

2018年03月16日 1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2017级的“熊”孩子:圆滚滚们日常打闹萌空血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访谈)告别“溺爱”回归科学 专家解密圈养大熊猫实现“自我维持”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告别“溺爱”回归科学 专家解密圈养大熊猫实现“自我维持”

  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下称成都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解密曾被“溺爱”的圈养大熊猫,实现“自我维持”走向快速增长的故事。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中华熊猫谷里正在玩耍的大熊猫。钟欣 摄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中华熊猫谷里正在玩耍的大熊猫。钟欣 摄

  学动物医学的侯蓉就职于成都基地已20多年,致力于让大熊猫迁地保护(俗称圈养保护)种群实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

  “1987年以前,圈养大熊猫主要靠从野外获得。1987年到2000年,年均净增不到1个个体,却面临很高死亡率。”侯蓉说,这种状况从2000年开始改变,成都基地大熊猫从2006年至2017年年均增长率达12%,“彻底改变圈养大熊猫种群自我维持不了的状况”。

  她说,对濒危野生动物圈养保护的首要目标是建成可“自我维持”种群,一般指靠自我繁衍,遗传多样性能保持90%以上100年。对大熊猫而言,至少要300只。

  “得益于科学饲养和繁殖技术、种群遗传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进步,现在全世界圈养大熊猫达520只,如果管得好,种群可在比较健康的水平维持200年。”侯蓉说,成都基地大熊猫平均期望寿命比2000年前提高了10岁。

  “以前仅1/3雌性大熊猫会发情,配种后仅1/3能产崽,幼崽仅1/3能成活。”侯蓉说,饲养方式导致的健康问题是大熊猫繁育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熊猫是国宝,过去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它吃,牛奶、鸡蛋、牛肉,甚至在产子后给它吃花生炖猪蹄。”侯蓉回顾说,从1937年开始圈养大熊猫,国内外都这么养,“好心办了坏事。”

  侯蓉说,违背大熊猫自然生活规律,引起了“僵猫”、排“粘液便”等一度被误认为是大熊猫天然特性的病。“僵猫”得病个体非常消瘦,少年大熊猫停止生长,失去繁殖能力。

  从2005年开始,成都基地改变饲养方式,让大熊猫吃竹子,把过去的“好东西”全部取消。侯蓉说,“现在大熊猫发情率达到90%以上。”

  侯蓉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做了重点标注,认为此举“真正有希望解决过去呼吁很久的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性问题。”

  “大熊猫野外保护最大的问题是栖息地破碎化。”侯蓉表示,孤立的小种群可能会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栖息地连通性”。

  根据2015年公布的中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中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864只。全国有22个种群数量小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的野生大熊猫局域种群。2017年,中国确定在四川、陕西、甘肃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2.7万余平方公里。

  侯蓉认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将之前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地纳入统一管理,将在体制机制上解决以前的“九龙治水”难题。

  侯蓉说,大熊猫圈养保护做到了“自我维持”,但还有很多物种达不到。

  侯蓉的团队还参与华南虎、丹顶鹤、小熊猫、斑鳖等动物的保护。“斑鳖全世界只剩3只,做了十几年繁殖还没成功。”侯蓉话语间带着紧迫感。

  侯蓉此前已担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所提建议推动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中国官方近年来大力倡导绿色发展,侯蓉呼吁,民众也要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完)

【编辑:周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